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GJ2012C08)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房国宾宋英辉张云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审查
  • 2篇羁押
  • 2篇羁押必要性
  • 2篇羁押必要性审...
  • 2篇必要性审查
  • 1篇独立性
  • 1篇人民检察
  • 1篇人民检察院
  • 1篇审查制度
  • 1篇审前羁押
  • 1篇嫌疑
  • 1篇嫌疑人
  • 1篇价值论
  • 1篇检察
  • 1篇检察院
  • 1篇犯罪
  • 1篇犯罪嫌疑
  • 1篇犯罪嫌疑人
  • 1篇非独立性
  • 1篇保释

机构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2篇房国宾
  • 1篇张云鹏
  • 1篇宋英辉

传媒

  • 1篇人民检察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运行状况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改善囿于羁押审查的非独立性而带来的“构罪即捕、一押到底”、审前羁押比率高等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不正常状况,减少违法羁押与无必要羁押,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2012年3月修改后刑诉法和最高检颁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确立并较为具体地规范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宋英辉张云鹏
关键词:审前羁押审查制度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非独立性
羁押必要性审查实施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施有利于降低羁押率,遏止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彰显了其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条虽然明确了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义务,但对具体的审查程序等问题并未做出规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可操作性,以保障该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房国宾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
保释制度价值论纲被引量:2
2012年
保释制度既具自身的内在价值,又兼实现诉讼经济、遏止超期羁押等方面的外在价值,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价值冲突。目前而言,保释可分为"权利保释"与"裁量保释"两种模式。为实现保释制度适用价值的最大化,我国在引入该项制度时,应借鉴各国的已有成果及实践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司法实际进行理性选择。
房国宾
关键词:保释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