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13)
-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肖翠云朱玲李先国李洛枫赵俊芳更多>>
- 相关机构: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围绕大众化文学的语言问题和文体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充分的论辩:在语言建构中交织着普通话、方言土语、五四白话、汉字拼音化等多种声音的对话与论争;在文体建构中上演着旧形式、新形式、五四新文学形式之间的争夺。虽未能达成共识,但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和大致的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丰厚的资产。
- 肖翠云
-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大众语旧形式
- 论刘勰《文心雕龙》的文本观被引量:2
- 2011年
- 文本主义是西方语言学批评的核心概念,重视的是文本内部语言形式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反观刘勰的《文心雕龙》,可以发现两者都非常重视文本的形式和辞采,但《文心雕龙》在重视文本形式的同时还兼顾文本的思想情感以及文本与外在世界的关联,从而与西方语言学批评的"文本中心论"相区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肖翠云
-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本形式美语言学批评
- 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被引量:2
- 2011年
- 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就是从"语言转向"来探索文学的形式美学,逐渐摆脱"文革"时期的政治功利和新时期初的社会功利,突破以工具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分析,走向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审美批评,完成了从文学的政治性向文学的语言性的根本转变。
- 肖翠云
-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批评语言转向
- 文学修辞批评两种模式及学科思考被引量:9
- 2013年
- 文学修辞批评的出场方式有两种,分别向两个学科辐射:文艺学界在修辞诗学中延伸,修辞学界在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的双重视域中展开。两种模式同中有异,各具特色,为文学批评和学科建设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
- 肖翠云
- 关键词:广义修辞学
- 未完成的突围:形式论视野中的晚清“三界革命”
- 2015年
- 晚清"三界革命"对散文、诗歌、小说三种文学体裁的文学形式(语言和文体)进行革新,以期突破传统的形式规范,形成崭新的语言和文体。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既未实现语言形式的"言文合一",也未完成文体形式的变革,从而未能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
- 肖翠云
- 关键词: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体
- 广义修辞学表达—接受主体及主体间关系——兼论“三言二拍”两个主体间的修辞互动被引量:2
- 2016年
- 广义修辞学研究的前期准备,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理论尝试与实践探索,不同程度地触及主体间关系,其核心是表达和接受主体及其关系。据此分析中国古代说书场上的流行经典——"三言二拍"表达和接受两个主体间的修辞互动,希望为考察古代白话短篇小说表达和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出自广义修辞学视角的观察与解释个案。
- 朱玲
- 关键词:广义修辞学主体间关系主体间性三言二拍
- 《哑炮》:性与人性的广义修辞学阐释被引量:4
- 2017年
-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哑炮"作为小说的核心修辞元素,在文本语境中具有丰富的修辞内涵,既指向本义(炮),又指向隐喻义(性和人性)。"哑炮"的修辞语义不仅与小说主人公相互映射,构成修辞镜像,而且参与文本语篇建构,推动文本叙述由始而终。
- 肖翠云
- 关键词:哑炮人性
- 形式批评想象的两次高峰
- 2011年
- 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抒情文学的形式批评想象达到了高峰,20世纪80年代关于叙事文学的形式批评想象达到了高峰。两次形式批评想象的高峰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一与佛学东渐有关,一与西学东渐有关。
- 李先国肖翠云
- 关键词:魏晋时期
- “三言二拍”:喜剧性修辞设置、特点及成因被引量:3
- 2012年
- 多方面喜剧性修辞设置营造了"三言二拍"的喜剧效果,这些设置大致包括喜剧性情节设置、喜剧性性格设置和喜剧性结局设置,总体特点是"乐而不淫"、"戏而不谑",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
- 朱玲
- 关键词:喜剧性情节设置
- 新时期文学语言学批评的形成与确立被引量:2
- 2015年
- 新时期文学语言学批评是文艺学和语言学共同介入的学术活动,它的形成与确立得益于两者的合力推动:文艺学界通过"为文艺正名"的方式,解除政治对文艺的束缚,探讨文艺自身的特殊规律,并通过引进西方语言学批评,反思语言的性质,确立文学语言的本体地位。语言学界通过"为语言正名"的方式,解除政治对语言的钳制,使语言回归正常的工具性能,并通过引进西方文化语言学理论,思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确立语言的文化性。两者的协力合作使本体论语言观得以确立,使语言成为文学批评的中心,促成了文学语言学批评在中国形成。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文艺学界的贡献要大于语言学界,但语言学界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肖翠云
- 关键词:语言学界审美论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