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2402)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范妙华田敏李辛雷范正琪李纪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理生化
  • 2篇胁迫
  • 2篇耐热
  • 2篇耐热性
  • 2篇高温
  • 2篇高温胁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山茶
  • 1篇山茶属
  • 1篇茶花

机构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李纪元
  • 2篇范正琪
  • 2篇李辛雷
  • 2篇田敏
  • 2篇范妙华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温胁迫下15个茶花品种的耐热性被引量:20
2006年
以茶花Camellia3个主要品种群的15个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d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茶花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茶花品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alata及其杂种品种群耐热性较差,茶梅C,sasanqua耐热性较强,而红山茶C.japonica品种群耐热性变化范围较大。茶花品种耐热性与花型相关性不大。
李纪元李辛雷范妙华田敏范正琪
关键词:植物学高温胁迫茶花生理生化耐热性
山茶属主要物种耐热性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以山茶属17个组130个物种为材料,通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1周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山茶物种的耐热性;生理生化相关指标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山茶物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耐热性较强的有5个组,即离生雄蕊茶组、秃茶组、毛蕊茶组、茶组和连蕊茶组;耐热性最差为古茶组;部分组与组内物种的耐热性不完全一致,同组内不同物种的耐热性可能具较大差异.
李辛雷李纪元范妙华田敏范正琪
关键词:高温胁迫山茶生理生化耐热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