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1B08-5)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丛振涛杨静杨红娟雷慧闽雷志栋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遥测
  • 1篇遥感
  • 1篇水利用
  • 1篇水利用系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热通量
  • 1篇渠系
  • 1篇渠系水利用系...
  • 1篇热通量
  • 1篇位山灌区
  • 1篇灌区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灌溉排水...

作者

  • 2篇丛振涛
  • 1篇冯保清
  • 1篇雷志栋
  • 1篇雷慧闽
  • 1篇杨红娟
  • 1篇杨静

传媒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遥测地表温度模拟土壤热通量被引量:5
2009年
土壤热通量是地表水热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谐波法可以利用地表温度模拟土壤热通量。谐波法估算地表土壤热通量需要一日内的地表温度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2次卫星过境时刻的地表温度及日地表温度最大值出现时刻来模拟晴天地表温度变化过程的方法,并利用Monsoon’90实验区的观测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模拟精度较高。由于谐波法计算复杂,又提出了一种谐波法的简化方法,简化后模拟的土壤热通量过程与简化前模拟的土壤热通量过程比较一致,表明该简化方法是有效的。
杨红娟丛振涛雷志栋
关键词:土壤热通量地表温度遥感
位山灌区四水转化模型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四水转化模型是认识区域水资源转化消耗规律的重要工具。根据半干旱半湿润区特点对四水转化模型进行改进后应用于位山灌区,得到了地下水实测值的验证。2000年模拟结果表明:降水与引黄是位山灌区的主要水源,水资源供给相对丰富;不同情景下渠系水利用系数对整个灌区的水量平衡影响不显著,地下水开采的增加有助于保证农作物供水,同时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引黄水量的减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并影响农作物供水。
丛振涛杨静雷慧闽冯保清
关键词:渠系水利用系数地下水开采位山灌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