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9K06-27)
-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同帜韩丹丹朱庆鹏陈方方邹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聚乙烯醇对Al_2O_3薄膜的影响
- 2012年
-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在玻璃载片上进行涂膜并观察聚乙烯醇(PVA)对薄膜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硬度、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A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VA添加量的增加,制膜液黏度也随之增加.PVA的最佳加入量为质量分数5%的水溶液20mL;加入20mL,5%PVA后的Al2O3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薄膜表面均一平整,有较高的孔隙率,并且孔径分布较均匀,所得平均孔径约为50.3714nm;烧结前,添加PVA薄膜的硬度略大于未添加PVA的薄膜;在烧结后,添加PVA与未添加PVA对Al2O3膜的硬度影响不大;玻璃载片与薄膜之间的黏接性能较好.
- 韩丹丹同帜李大川崔双科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 SiO_2-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10年
- 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TiO2复合膜。采用TG-DTG、FT-IR和AFM等测试技术对膜的热稳定性、凝胶膜热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和复合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级干燥或者保持65%相对湿度的直接干燥可以得到无裂纹的凝胶膜;复合膜的热稳定较好,600℃以后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焙烧过程中,不同升温区间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以防止膜开裂;复合膜在制备过程中形成了Si-O-Ti键,经烧结后Si-O-Ti键位置没有发生明显位移;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膜表面完整无缺陷,干燥和烧结时,体系内的有机物和水分挥发,在体系内造成了丰富的孔道结构,薄膜平均孔径约为50 nm。
- 陈方方同帜李大川雷弢
- 关键词:溶胶凝胶
- 高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锌和硼砂为原料制得高效絮凝剂PSZBAS.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PSZBAS絮凝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硅酸聚合pH=3,硅酸聚合时间为45min,n(B)∶n(Si)=0.125,n(Al)∶n(Si)=2,n(Zn)∶n(Si)=1,模拟废水处理的絮凝剂投加量=10mL/L.实验表明,用PSZBAS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架桥能力强,絮凝效果较好,最佳投加量为25mL/L.
- 焦晨曦郭雅妮王丽贤周明念宁
- 关键词:絮凝剂脱色率
- 管式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α-Al_2O_3为骨料,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造孔剂,高岭土为高温黏结剂,TiO_2为烧结助剂,采用滚压成型和熔模芯法制备出管式多孔α-Al_2O_3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造孔剂用量、高温粘结剂用量、烧结助剂用量、烧结温度等因素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MC含量为3%,高岭土含量为10%,TiO_2含量为2%,烧结温度为1 300℃,保温时间2 h时,制出的支撑体平均孔径为1.86μm,孔隙率36.97%,0.1 MPa下纯水通量在2 115.55 L/(m^2·h),抗折强度在19.78 MPa,耐酸碱度为99.83%和99.86%.
- 同帜朱庆鹏李大川崔双科
- 关键词:滚压成型
-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的氨基甲酸酯与有机磷农药被引量:7
- 2011年
-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果中4种氨基甲酸酯与一种有机磷的方法.对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种类、洗脱剂类型和用量及检测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后的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20μg/mL内具有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004~0.29μg/mL,样品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2%~91%,相对标准偏差为4.1%~11.3%(n=6).该方法可用于水果中衡量氨基甲酸酯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 邹力同帜董祥芝
-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有机磷农药
- PEG-300对SiO_2薄膜的修饰
- 2012年
- 应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在玻璃载片上进行涂膜.在制备过程中引入聚乙二醇300(PEG-300),研究对SiO2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G和FT-IR、BET等测试技术对膜性能、结构、孔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300对SiO2溶胶有降黏作用,其临界胶束(CMC)的体积分数约为6.16%;PEG-300对溶胶的稳定作用与其用量有关,最佳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PEG-300可以缩小薄膜的孔径和提高薄膜的比表面积与热稳定性.添加PEG-300后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比表面积可达334.89m2/g,孔容为0.28cm3/g,平均孔半径为2.36nm,最可几孔半径为1.04nm.
- 崔双科李大川韩丹丹同帜
- 关键词:二氧化硅薄膜溶胶凝胶法
- 烧成制度对多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研究了多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烧成温度与孔隙率/容重的关系,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制定了支撑体的烧成曲线。结果表明,经此烧成曲线,成功烧出了孔隙率在34%以上,孔径在2.23~6.75μm之间,耐酸碱度在98%以上,机械强度高的支撑体。
- 同帜朱庆鹏李大川崔双科韩丹丹
- 关键词:支撑体烧成温度
- Al_2O_3-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TG-DTG、FI-IR和AFM等测试手段研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微观形貌,以异丙醇铝和钛酸丁酯为前躯体,选择溶胶凝胶法制备A l2O3-TiO2复合膜.结果表明,温度为60℃,相对湿度保持70%可得到完整性较好的凝胶膜;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好,500℃以后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复合凝胶中没有出现A l-O-Ti键,说明A l2O3组分与TiO2组分在复合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TiO2富集于A l2O3的表面.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薄膜表面均匀平整,所得平均孔径约为20 nm.
- 同帜陈方方李大川雷弢
- 关键词:异丙醇铝钛酸丁酯溶胶凝胶
- 二氧化硅凝胶的疏水改性及表征被引量:7
- 2011年
-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再利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凝胶.用红外光谱、接触角,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试样的结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样品是表面存在疏水基团—CH3的疏水凝胶;热稳定性较好,600℃之后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热处理温度定于400℃可保证其疏水性;表面均一平整,孔隙率较高.
- 李大川同帜陈方方李宇
- 关键词:溶胶-凝胶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疏水改性
- 圆板型多孔α-Al_2O_3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α-Al2O3为骨料,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成孔剂,高岭土、TiO2作为高温粘结剂和烧结助剂,采用干压成型工艺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出了圆板型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50 mm,厚度为2 mm)。研究了成孔剂用量、高温粘结剂和烧结助剂的用量、烧结温度因素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支撑体孔隙率在34%以上,孔径在2.23~6.75μm,耐酸碱度在98%以上,机械强度高。
- 李大川朱庆鹏崔双科同帜周乃然
- 关键词:支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