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06YZgg12-5)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岚张正银唐琳陈要臻马逾英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扩增片段长度...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技术
  • 1篇长度多态性
  • 1篇川芎

机构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樊哲仁
  • 1篇马逾英
  • 1篇陈要臻
  • 1篇唐琳
  • 1篇张正银
  • 1篇王岚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川芎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多态性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寻找川芎的高效分子标记。方法以四川崇州、都江堰、新都3个产地的川芎为材料,应用100条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ISSR)引物、64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对30个川芎个体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筛选到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10条,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6对;分别扩增出106和256条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分别为22.64%和22.27%。平均标记指数AFLP的检测效率(1.78)明显高于ISSR(0.42)。两种标记基于遗传相似值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用Mantel测试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6975,p=0.014)。结论川芎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AFLP更有效于ISSR。
陈要臻王岚马逾英张正银樊哲仁唐琳
关键词:川芎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