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850007)
-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晓何明洪颖邹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被引量:13
- 2006年
- 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虽因其研究对象的共域而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叉互渗研究实践,但却长期滞留于材料移植和理论移植阶段,未能促成艺术人类学学科范式的形成。其主要根源在于两个学科各持一端:一者固守实证主义立场,把艺术视为与生计、交换、政治体制等几乎无差别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与解读;另一者坚持对从社会文化中孤立出来的艺术及其活动进行思辨的方法,把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的艺术悬置起来不予问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既解构了理性主义的思辨模式又颠覆了实证主义的绝对真理性,把人及其主体性移置到学术研究的中心,引发了学术范式的转换和知识资源的重组,推动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积极互动和深度融合,促成具有学科意义和知识创新能力的艺术人类学学科的诞生。
- 何明
- 关键词:学术范式理性主义后现代思潮艺术人类学
- 当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复调逻辑——基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艺术展演实践的分析被引量:41
- 2008年
- 当下转型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及其艺术展演,分别在文化和经济维度上表征了民族文化的双重属性,更在动态格局中凸现了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在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中的互动与冲突。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和运作逻辑,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召唤意识和话语诉求,从而使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显现出复杂的文化色彩。调和与平衡三种组织取向冲突而达致良性互动,其关键路径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及持有者,即于新文化语境中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存续意义,并获得文化持有者的认同和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认可,在开发、变迁中持续获得自我创生不断延续的激活力量。
- 何明
- 关键词:民间组织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艺术展演
- 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文化修辞被引量:2
- 2007年
- 文化修辞是当下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基本建构法则和运行手段。作为大众审美对象的民间艺术展演文本,为有效建构其在消费主义语境中的新的审美文化姿态,不断维护文本魅力以满足大众审美想象,这种展演文本必须充分运用和施展拼贴、挪用、复制和炒作等文化修辞策略。这些文化修辞策略的运用,使得民间艺术展演文本呈现出符号的陌生化、结构的混杂性、风格的原生态和审美的娱乐化等文本个性。
- 吴晓邹晓玲
- 关键词:民间艺术展演大众审美
- 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
- 艺术,是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共同关注的问题,由此形成的研究对象上的交叉共域使两个学科之间形成了悠久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却一直未能形成诸如政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获得学术界较高认可度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其深...
- 何明
- 文献传递
- 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后现代特质被引量:4
- 2008年
- 民间艺术展演作为当下中国广泛可见的审美文化文本,是一种受制于全球化消费文化观念影响而勃然兴起的文化现象,其文本特征不可避免地在外显形式和内在结构上凸显后现代意蕴。这是一种具有典型后现代特质的审美文本。该审美文本的生成是民间传统艺术于消费社会中对后现代文化逻辑的回应而进行文化重构的结果,在结构组合上,表现出以去生活、去语境的方式将作为生活样式的民间传统艺术符号进行符合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拼贴、重装和压缩,具有鲜明的混杂体结构特征;在审美特征上,表现出全球化想像、原生态悖论和审美范式转型的后现代审美意义。
- 吴晓
- 关键词:后现代审美文化消费文化
- 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的方法维度被引量:9
- 2007年
- 艺术人类学要实现学科自律,一个可能的向度就是寻求一种具有相对特化意义的、切合研究对象特质的具体研究方法路径。行为研究在总体上被接受为一种用较客观的经验实证方法动态地研究各种活动的理念。其被引入人类学界,不但在民族志实践中体现了其开掘文化事实、洞见文化意义的价值,而且其以经验论为认识论的特质为进入经验研究奠定了天然基础。应和于将艺术视为行为过程之特性的认识,在行为、过程、经验等概念基点上,行为研究具有了与艺术人类学相携手的可能和契机。通过对艺术行为研究之必要性及适用性的考辨认为,行为是艺术人类学研究适宜的方法维度之一。
- 洪颖
-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
- 从实践出发:开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域被引量:13
- 2007年
- 从实践出发,就是把社会生活的实际运行过程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并使之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始终。艺术人类学把从实践出发作为学科的学术价值取向,既承续了其母体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又确定了与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相区别的学科边界,从而赋予艺术人类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新兴子学科或独立性的交叉学科的建构具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而开启出生活世界的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新视域,在艺术和审美研究领域拓展出以田野民族志为基本方法和以人们在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接受行为为焦点、以由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所构成并对人及其行为具有形塑作用的场域为坐标、以由社会制度或社会规定性逐渐内化到人的身体之中而形成的并具有不断吸纳特定场域中新的社会规定性以调整与重构自身和实践对象的惯习研究为指归的研究策略。
- 何明吴晓
-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场域惯习
- 基督教音乐活动与艺术人类学阐释——以云南芭蕉箐苗族为个案被引量:7
- 2006年
- 苗族作为云南受基督教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基督教唱诗已然成为其重要的文化表征,对苗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并在其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了多姿多样的功能色彩。唱诗的内在组织特征和外显展演形式,正是艺术人类学的学术观照对象。艺术人类学以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理论思辨作为潜在资源,以人类学的田野实证、实践体验作为具体路径,表现出来的敏锐现实介入力和问题阐释力正好成为阐释唱诗这一基督教音乐文化活动的有效理论视角。该视角着力于探究基督教音乐艺术实践的形塑功效,试图从音乐活动的展演切入到音乐主体的审美趣味,从而突破和超越了既往对该问题研究的平面描述模式。
- 何明吴晓
- 关键词:宗教音乐苗族审美趣味艺术人类学
- 消费时代民族艺术的新型存显方式——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
- 2008年
- 受制于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影响,民族艺术原本得以存显的村落语境逐渐嬗变为一个文化消费空间。置身于这种新的文化消费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一改其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文化属性,从而裂变为诉诸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的展演样式,以景观化和舞台化的叙事方式,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由此而成为一种崭新形态的消费文本,实质上已经成为消费时代民族艺术的一种新型存显方式。
- 吴晓
- 关键词:消费文化民族艺术展演
- 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审美特征被引量:4
- 2008年
- 在当下消费社会中,原本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民间艺术受制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以及旅游、资本、权力和媒体等多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从而从生活样式演变成展演样式,成为满足当下文化消费需求的一种大众审美文化形式,呈现出景观化的文化情态、舞台化的显现方式和娱乐化的审美品格这样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 吴晓
- 关键词:民间艺术展演景观化舞台化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