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208)

作品数:80 被引量:628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建华叶冠林沈水龙邢爱国陈锦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建筑科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篇基坑
  • 9篇开挖
  • 8篇有限元
  • 8篇深基坑
  • 7篇滑坡
  • 6篇软土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4篇地基
  • 4篇地面沉降
  • 4篇地铁
  • 4篇盾构
  • 4篇有限元方法
  • 4篇元方法
  • 4篇高速滑坡
  • 4篇沉降
  • 3篇地震
  • 3篇盾构隧道
  • 3篇三维有限元
  • 3篇砂土

机构

  • 71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名古屋工业大...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上海市基础工...
  • 3篇上海隧道工程...
  • 3篇中央开发株式...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华东建筑设计...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敦煌研究院
  • 2篇机械工业勘察...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25篇王建华
  • 14篇叶冠林
  • 12篇沈水龙
  • 10篇邢爱国
  • 7篇陈龙珠
  • 6篇陈锦剑
  • 5篇车爱兰
  • 5篇黄铭
  • 5篇孙阳
  • 5篇吴刚
  • 5篇盛佳韧
  • 4篇殷跃平
  • 4篇葛修润
  • 4篇许烨霜
  • 4篇张锋
  • 3篇侯永茂
  • 3篇夏小和
  • 3篇夏志凡
  • 3篇罗春泳
  • 3篇李耀良

传媒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岩土工程学报
  • 9篇岩土力学
  • 8篇建筑施工
  • 6篇Journa...
  • 5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铁道建筑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8篇2011
  • 25篇2010
  • 19篇2009
  • 13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量原理在路面结构安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特殊的加载方式,建立了一种基于下限理论的以结构吸收的塑性能为安定判断准则的求解安定问题的数值方法。此方法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的数学规划运算,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采用等面积圆屈服准则,把该方法应用于路面结构安定分析,给出了路面材料性质、结构组成形式、温度变化对路面安定极限影响的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路面结构性状的分析是有效可靠的。能量原理的运用拓展了安定理论在道路领域的应用途径。
孙阳沈水龙
关键词:路面加载路径
饱和地基高频振动下孔压特性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采用FLAC2D的Byrne体变孔压模型,分析饱和砂土地基在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孔压上升过程,分别考虑了振动频率为20、25、30和40 Hz 4种工况,初步总结了饱和砂土地基在不同频率振动处理后土体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地基孔压变化和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以考察采用高频振动提高饱和砂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可能性。
魏楠宋春雨陈龙珠
关键词:饱和砂土高频振动振动液化数值模拟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长期沉降与施工因素初探被引量:12
2010年
软土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与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地铁日常运营息息相关,受到工程界的重视。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典型软土地区盾构隧道长期沉降实例,指出施工扰动和管片漏水是长期沉降的最主要因素。然后结合苏州地铁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期沉降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地铁隧道基底沉降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常用的数学模型,预测该隧道的长期沉降量。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由切口土压力、盾构外壳与地层的摩擦和盾尾注浆引起的施工扰动是引起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期沉降的主要原因,常用的数学模型能够大致地模拟地铁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
朱启银叶冠林王建华夏小和
关键词:长期沉降盾构隧道
高速远程滑坡气垫效应的风洞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将木质材料制成不同坡度、不同横断面形式的沟谷地形,通过大型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地面效应影响下滑体凌空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参数.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沟谷地形对地面效应影响显著.地形圈闭效果越好,地面效应越明显,模型升力系数相对于平坦地形将成倍增加;模型离地高度越小,气垫效应越显著,但对平坦地形影响不明显;各沟谷地形下升阻比曲线变化基本相同,最大值均发生在飞行迎角8°左右.
邢爱国殷跃平齐超张明黄汉杰韩金良
关键词:高速滑坡空气动力学效应风洞试验
汶川地震触发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鉴于牛圈沟滑坡为地震触发的典型滑动-碎屑流型滑坡,采用滑坡动力学分析(Dynamic analysis)软件DAN-W对牛圈沟滑坡全程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使用试错法对比分析摩擦准则与Voellmy准则两种不同流变关系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摩擦准则应用于滑体的初始运动阶段,Voellmy准则应用于滑坡后期碎屑流阶段时模拟效果最佳;并给出最佳的流变参数,得到滑坡堆积体的体积和形态变化,滑坡运动速度及变化规律.
张远娇邢爱国朱继良
关键词:数值模拟动力学分析
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及其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英文)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了上海软土地区某下穿城市高架桥梁并紧邻其下部桩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及其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基于FLAC3D建立考虑土体、基坑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并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划分不同的计算模拟步骤。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采用三维数值模型预测现场无法实施监测的承台下部桩基的变形是可行的。参数分析及现场实测数据与上海软土地区其他地铁车站深基坑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本工程所采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调整、坑内地基加固及局部中板逆作等技术措施,不但有效控制基坑自身的变形,也有效保护桥梁桩基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丁勇春程泽坤王建华李耀良
关键词:软土基坑桩基喷射注浆止水帷幕
海堤渗压监测因果模型基本结构和因子选择被引量:9
2008年
为揭示海堤渗压规律以及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并建立安全监测因果模型、实现对海堤状态的实时监控,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海堤实测渗压、潮位和降雨记录以及存在的因果关系加以分析,确定了海堤渗压因果监测模型的基本结构;采用统计距离比较方法选取合理的初选前期潮位因子,提出反映降雨量和降雨持续作用时间的降雨因子形式,并加入时效因子,以实测数据建立了海堤渗压监控因果模型.结果表明,该因果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预测效果.
黄铭刘俊
关键词:海堤渗压
冻结法施工旁通道的冻土压力现场监测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冻结法广泛用于盾构隧道的旁通道施工,但设计上对于冻结引起的作用在隧道上的冻胀力还没有明确取值方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现场测量数据。以上海长江隧道的旁通道施工为背景工程,采用新型土压力计监测。首先介绍了PAD式土压力计的基本特征和安装方法,然后介绍了自动数据采集和测点设置原则,接着通过实例重点说明电缆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上述监测工作保证了全部5个土压力计的正常工作,并获得了有效的实测数据。数据显示,冻结工法造成的最大荷载增量远小于预期值,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上设置了泄压孔,从而减少了作用在管片上的冻胀力。
林萍叶冠林陈楠王建华桥本正
关键词:冻胀力盾构隧道
防水措施对堤坝地震液化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面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详细地讨论了堤坝迎水面斜坡上铺设的防水毯对堤坝地震液化的影响。计算中土体采用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在修正剑桥模型上增加应力诱导各向异性、超固结和结构性的概念及其相关发展准则,可以很好地描述可液化土体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防水毯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坝体的地下水位浸润线,增加坝基的初始有效应力,从而降低坝基地震液化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坝体的变形明显减小。
夏志凡叶冠林王建华叶斌张锋
关键词:地震液化混凝土面板坝
路堤荷载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工作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目的:研究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在路堤荷载下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变形控制机理。创新要点:评价路堤荷载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的地基处理效果,测量混凝土芯的竖向应力变化规律和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特点,并分析填土过程中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规律。研究方法:通过埋设沉降板、分层沉降管、测斜管、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以及钢筋应力计,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对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长期现场试验。重要结论:1.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工后沉降以及深层水平位移控制效果均较好,优于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2.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以及荷载分担比均大于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能有效减小土体表面的荷载量,对于控制沉降有一定的效果。3.在路堤这种柔性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上部会出现一定的负摩擦阻力,存在一个"中性点"。4.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较快,能有效控制由于主固结引起的长期沉降。
Chi WANGYong-fu XUPing DONG
关键词:荷载传递路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