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5007)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德强朱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诗话
  • 7篇报刊
  • 6篇近代报刊
  • 2篇科举制
  • 1篇娱乐
  • 1篇娱乐性
  • 1篇中国近代报刊
  • 1篇诗派
  • 1篇诗学
  • 1篇诗学影响
  • 1篇诗钟
  • 1篇宋诗
  • 1篇宋诗派
  • 1篇唐宋
  • 1篇唐宋诗
  • 1篇唐宋诗之争
  • 1篇清末
  • 1篇尊唐
  • 1篇小说
  • 1篇小说月报

机构

  • 8篇上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李德强
  • 1篇朱文华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近代报刊革命诗话的创作与传播
2012年
清末民初,近代报刊出现了以宣传民主革命为己任的新型诗话,即革命诗话。它的产生和传播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产物。从其历史演变来看,近代报刊革命诗话以1911年为限,分为两个重要发展时期,并有着各自的诗学倾向。它的产生与传播一方面得益于报刊和文学的双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粹主义思潮推动的结果。这不但对中国诗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重要的文化铺垫。
朱文华李德强
关键词:近代报刊诗话
近代报刊的发展与诗话的产生初探
2012年
近代报刊的发展和诗话的发展,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它受西方文明影响产生而迅速本土化,并成为近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动力。随着报刊事业的发展,诗话的创作和刊载刊也日益发展,而国粹主义和鸳鸯蝴蝶派的产生与流行更是刺激了其走向繁荣;作为特殊的文学形式,其作用亦得以显现。近代报刊诗话的发展和繁荣在古代文学向近代文明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并成为旧文学在近代社会的最后一次"文艺复兴"。
李德强
关键词:近代报刊诗话
科举制废除后的近代报刊诗话发展
2013年
科举制是曾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的人才选拔机制,其在产生之际确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在摧残人才和钳制思想方面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其最终被清廷废除。科举制的废除造就了近代文人喜新恋旧的独特时代审美内涵,并对近代报刊诗话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但为报刊诗话的刊载创造了契机;为报刊诗话的创作和传播奠定了大众基础;也对报刊诗话的产生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李德强
关键词:科举制近代报刊诗话
中国近代报刊诗话的流变——以清末废科举为观照点被引量:1
2012年
科举制是曾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的人才选拔机制,其在产生之际确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在摧残人才和钳制思想方面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其最终被清廷废除。科举制的废除造就了近代文人喜新恋旧的独特时代审美内涵,并对近代报刊诗话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但为报刊诗话的刊载创造了契机;为报刊诗话的创作和传播奠定了大众基础;也对报刊诗话的产生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李德强
关键词:科举制近代报刊诗话
近代报刊诗话的娱乐性新变被引量:7
2012年
近代以来,娱乐性因素对诗坛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加上鸳蝴派风气的推波助澜,使得报刊诗话中的娱乐性日益增强,出现了包括香奁诗话、滑稽诗话、游仙诗话等三大类型的几十种相关特色诗话。此类诗话既重视报刊的传媒特点又不废诗话的生命本根,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崇雅与创作的变俗特征。它是报刊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文人喜新恋旧情结的诗学再现,这不但导致了文学权力的下移,也带了文学风气的深层变化。
李德强
关键词:近代报刊诗话娱乐性
近代报刊诗话的传统诗学影响和新变被引量:1
2012年
报刊诗话是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强大影响力。它生成于近代传媒,产生了新变,但也却与传统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艺术和体例、风格等各方面都是直接继承古代诗话而有所发展,并受到了传统诗学的深远影响。这种深层影响不但体现在近代报刊传统型诗话中,也体现于革命诗话、闺秀诗话和滑稽诗话等特色报刊诗话中。
李德强
关键词:近代报刊诗话传统诗学
唐宋诗之争:南社文人群关于报刊诗话的最后诗学论争
2012年
清末民初之际的关于唐宋诗的论争,逐渐由诗学观念的分歧变成南社内部的政治斗争,从而最终导致了南社的解散。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内、外部文学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南社内部的这次论战不仅是一场诗学论争,也是宗唐与宗宋派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的相互角力。
李德强
关键词:宋诗派环境影响
《小说月报》中的“诗钟话”考察
2012年
诗钟是介于律诗、楹联之间的一种文学,它既有律诗的严整,又有楹联的特点,本身又兼集斗智与娱乐性质于一身。清嘉道年间,诗钟开始在福建流行,并吸引了许多文人参与唱和;清末民初之际,它的影响范围渐至全国。1913年,《小说月报》开始连载《诗钟话》,以总结和指导诗钟的创作。《诗钟话》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反映出诗钟在当时的流行盛况和巨大影响。
李德强
关键词:诗钟小说月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