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1106110040)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建方张韡曾学思吴琼姜祎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黑素
  • 9篇黑素瘤
  • 8篇细胞
  • 7篇黑色素
  • 7篇黑色素瘤
  • 6篇皮肤
  • 3篇蛋白
  • 3篇因子-1
  • 3篇肿瘤
  • 3篇交换子
  • 2篇皮肤恶性黑素...
  • 2篇肿瘤相关
  • 2篇肿瘤相关巨噬...
  • 2篇自噬
  • 2篇小鼠
  • 2篇连环蛋白
  • 2篇免疫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基因
  • 2篇恶性

机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5篇孙建方
  • 7篇张韡
  • 6篇曾学思
  • 5篇姜祎群
  • 5篇温斯健
  • 5篇吴琼
  • 4篇倪娜娜
  • 3篇宋昊
  • 3篇吕雅琳
  • 3篇王光平
  • 3篇王小坡
  • 2篇胡彬
  • 2篇黄莹雪
  • 2篇邵雪宝
  • 2篇段紫钰
  • 2篇吴侃
  • 2篇李阿梅
  • 2篇程伟
  • 2篇周晓伟
  • 2篇刘毅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相关慢性炎症中的关键细胞,促进肿瘤生长、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及化疗抵抗。巨噬细胞根据环境不同大致可极化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及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型)。环氧酶2、核因子KB、T0ll样受体信号途径、缺氧、原癌基因MYC、Notch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等参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生M1-M2型别转化。巨噬细胞的表型及功能随着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针对巨噬细胞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应取决于肿瘤所处的阶段。
吴琼姜祎群孙建方
关键词:巨噬细胞肿瘤表型
PKCI-1/HINT1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及自噬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 构建人PKCI-1/HIN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人黑素瘤A375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A375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以人黑素瘤细胞A375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PKCI-1/HINT1基因序列,将PKCI-1/HINT1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PKCI-1/HINT1重组体.将PCDNA3.1(+)-PKCI-1/HINT1表达载体瞬时转染黑素瘤A375细胞,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PKCI-1/HINT1在细胞内的表达,并以PCDNA3.1(+)空载体转染细胞作为相应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PKCI-1/HINT1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变化,Hoe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FP-LC3)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PKCI-1/HINT1对细胞自噬的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PKCI-1/HINT1对细胞内caspase 3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PCDNA3.1 (+)-PKCI-1/HINT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成功,并能够在细胞内有效表达.MTT检测发现PKCI-1/HINT1能够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与PCDNA3.1(+)对照组相比,在48 h,72 h及96 hPCDNA3.1 (+)-PKCI-1/HINT1组活细胞数分别减少17.0%,25.6%、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oechest 33258染色显示PKCI-1/HINT1可促进A375细胞内凋亡小体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PKCI-1/HINT1的过表达可使A375细胞内GFP-LC3B的点状聚集增加.Western印迹发现,PKCI-1/HINT1可促进细胞内caspase 3及beclin1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KCI-1/HINT1并在细胞内有效表达PKCI-1/HINT1.PKCI-1/HINT1的高表达可以抑制A375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同时可引发A375细胞的自噬过程.
倪娜娜温斯健张韡姜祎群孙建方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系自噬
Tim-3对B16F10细胞共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明确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对B16F10细胞共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Tim-3真核表达载体后,CCK-8法检测Tim-3融合蛋白对B16F10共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Tim-3融合蛋白转染组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3融合蛋白抑制B16F10共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吕雅琳周晓伟胡彬曾学思刘毅孙建方
关键词:小鼠
NHERF1及β联蛋白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及B联蛋白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印迹法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及黑素细胞中NHERF1及13联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使用MTr法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及黑素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NHERF1及β联蛋白在黑素细胞中同时表现为细胞膜阳性表达,而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均出现膜表达的缺失,同时呈现不同程度的胞质和(或)胞核阳性表达。在3株黑素瘤细胞系中,MV3细胞中的NHER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仅呈少部分胞质弱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HERF1的mRNA表达水平最低,免疫印迹法中未见NHERF1蛋白表达条带,而其在MTT法中检钡4到的增殖速度最快,明显高于另外两株细胞。A375细胞中的NHER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胞质及胞核的强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HERF1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免疫印迹法中可见NHERF1蛋白最强阳性表达,而其增殖速度却慢于MV3细胞。β联蛋白在MV3细胞中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细胞质及细胞核的强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免疫印迹法检测到蛋白最强阳性表达;而A375细胞及M14细胞中,β联蛋白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相对弱的细胞质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免疫印迹法中的蛋白表达较MV3中的表达低。结论黑素瘤细胞胞质中NHERF1表达量可能与细胞的增殖速度相关,NHERF1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程度越低细胞增殖越快。黑素瘤细胞中的NHERF1与β联蛋白存在着差异性表达。
程芳张磊吴侃黄莹雪周武庆姜讳群曾学思孙建方
关键词:Β连环蛋白
皮肤恶性黑素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上皮间质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标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4例皮肤黑素瘤及15例良性色素痣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TAM标记CD163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上皮型钙黏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恶性黑素瘤标本中检测到CD163阳性的TAM,在色素痣标本中未发现明显的CD163阳性细胞.在原位黑素瘤中,TAM计数为16.97±8.74,在侵袭性黑素瘤中,TAM计数为35.08±1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AM计数为56.00±3.0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TAM计数为28.70±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计数在Clark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Ⅰ~Ⅳ级TAM计数随Clark级别增高而增加,Ⅳ级与Ⅴ级之间的TAM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计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肢端/非肢端、是否溃疡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M计数与Clark分级、溃疡、肿瘤进展、神经型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5个因素相关.结论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TAM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化使肿瘤发展,从而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
吴琼李阿梅邵雪宝臧洁宋昊温斯健姜祎群孙建方
关键词:黑色素瘤巨噬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黑素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其发生率和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达卡巴嗪仍是治疗无手术适应证的转移性黑素瘤的标准治疗药物.由于缺少对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黑素瘤患者个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随机性.激活癌基因的突变是重要的黑素瘤标志物,它们可以预测激酶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并可能是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表观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也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黑素瘤生物标志物.免疫学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的浸润程度可以作为判断黑素瘤预后的一个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黑素瘤的个体化治疗、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新的可能.
温斯健孙建方
关键词:黑色素瘤免疫遗传学表观
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NT1)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和HIN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HINT1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56例黑素瘤及瘤旁组织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黑素瘤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HINT1蛋白的表达。结果 MSP显示,黑素瘤组织、瘤旁组织及色素痣组织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76.8%(43/56)、33.9%(19/56)和35.3%(18/51),黑素瘤组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组和色素痣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10、18.749,均P〈0.05),瘤旁组织组与色素痣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05)。免疫组化显示,56例黑素瘤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分别有12例(21.4%)和42例(82.4%)HINT1蛋白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3,P〈0.01)。12例HINT1蛋白阳性的黑素瘤组织中,有6例HIN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44例HINT1蛋白阴性的癌组织中HINT1启动子甲基化率高达84.1%(37/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P=0.013)。56例黑素瘤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在Clark分级Ⅰ~Ⅱ级组(59.1%,13/22)与Ⅲ~Ⅴ级组(88.2%,30/3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5,P=0.012)。结论 HINT1在黑素瘤组织中低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启动子区发生高甲基化有关;HINT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参与黑素瘤的发生及发展。
温斯健倪娜娜张韡宋昊王小坡邵雪宝李阿梅程伟孙建方
关键词:黑色素瘤甲基化
兄弟分患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和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被引量:4
2015年
例1男,33岁。全身皮肤色素异常25年。8岁时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皮肤颜色加深,散在米粒大色素脱失斑,后逐渐增多,泛发面颈部、躯干、四肢。未曾发生水疱,无光敏感,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
王光平孙建方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变病色素异常性皮肤色素异常色素脱失斑
甲苯胺蓝染色在黑素瘤免疫组化复染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临床常规免疫组化检测通常采用辣根过氧化酶显色系统(即DAB显色),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但在黑素瘤组织中,免疫组化阳性的棕黄色颗粒常与组织原有黑索颗粒混淆,难以鉴别,若黑索颗粒较多,结果判断较困难。既往有文献报道,采用Giemsa染液进行后续复染能够很好的使组织内黑索颗粒显示为墨绿色,以区分DAB显色阳性的棕黄色颗粒。本文采用甲苯胺蓝染料在苏木精复染的基础上进行双重复染,背景细胞清晰,黑素颗粒取得与Giemsa染液复染相似的结果,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吴琼李阿梅邵雪宝程伟姜祎群孙建方
关键词:甲苯胺蓝黑素瘤免疫组织化学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六例临床及病理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6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GS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6例均为男性,皮损为松弛斑块甚至垂悬状肿块,5例发生于皱褶部位(或为主),1例仅发生于右胸部。1例合并蕈样肉芽肿。组织病理均可见真皮内非干酪性肉芽肿,伴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1例见淋巴样细胞异形改变,余5例异形不明显。1例伴有亲表皮现象。免疫组化均见CD4^+T细胞为主的单克隆增生。4例行弹性纤维染色见弹性纤维卷曲、断裂甚至消失,2例见多核巨细胞吞噬弹性纤维现象。2例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均为1单克隆增生。2例患者采用浅层x线照射或电子束照射,皮损变小后手术切除,未再复发。其余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0.02%氮芥外用等,症状有改善。结论GSS进展缓慢,不推荐过度治疗。局限于皱褶部位的GSS推荐手术治疗。
王光平王小坡陈浩张韡姜祎群曾学思徐秀莲孙建方
关键词:皮肤松弛症蕈样肉芽肿皮肤表现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