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40015)

作品数:2 被引量:90H指数:2
相关作者:成晓光姜晖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学术语篇
  • 1篇语篇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建构
  • 1篇语言哲学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域
  • 1篇主体间
  • 1篇主体间性
  • 1篇主体性
  • 1篇互动
  • 1篇功能性言语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姜晖
  • 1篇成晓光

传媒

  • 2篇外语学刊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语言哲学视域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被引量:83
2009年
言语使用形成人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在基本言语层面,言语建构人的主体性,为人类表征世界提供资源。在功能言语层面,功能性言语标记又使主体间性成为可能。本文在语言哲学的视域中考察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过程,指出,人的主体性在语言作用下走向主体间性是一种哲学必然。
成晓光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功能性言语语言哲学语言建构
汉英学术语篇中语码注解标记使用情况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语码注解标记作为一种功能性言语标记手段,不仅可以连贯语篇,而且是重要的语用修辞构件,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语码注解标记在形式和使用频率方面都有不同。本研究通过对比英汉学术语篇中语码注解标记的使用情况,发现英语学术语篇中语码注解标记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语言形式比汉语多。结果显示,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作者与读者互动、作者心中的读者意识程度有明显差异。英语国家作者的意识程度要比中文作者较高。
姜晖
关键词:互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