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Y2002034)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小宁黄明豪卫平民胡海霞陈潇潇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南大学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炼油企业职工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在炼油企业职工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健康教育前对泰州市石油化工厂的全体职工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开展综合健康教育,3年后在同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结果教育前,企业职工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习惯。教育后,高血压基本常识、危害性和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方面,“少食新鲜蔬菜”的比例比教育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没有明显改变,其中,“多食甜腻点心”的比例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企业职工中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时,可有效地提高其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方面不明显,应该继续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 李小宁陈潇潇吕宜民卫平民胡海霞黄明豪
-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
- 炼油企业职工心理紧张诱发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炼油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炼油企业的35个部门中的1021名职工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对于10种心理紧张指标,感受率较高的为:连续工作时间太长(82.17%)、担心下岗(81.10%);感受率中等的为:担心工作出错(62.19%)、担心工作发生危险(61.90%)、环境条件不如意(49.85%)、生活满意度差(38.79%)。经显著性检验,心理紧张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性质的差异有关联。结论企业职工的心理紧张较为普遍,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婚姻异常、普通工人等人群的感受率更高。企业应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他们的心身健康。
- 李小宁童身以黄明豪殷芳唐华
-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紧张
- 炼油石化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对炼油石化企业职工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某石化企业1533名职工,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前对职工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开展综合的健康教育,3年后在同一人群进行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后,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大部分知识的知晓率、对职业卫生的相关态度及行为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效果受学历、工种等的影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行政干部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无明显提高。结论在炼油石化企业职工中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工种、学历的人群开展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
- 陈连生陈潇潇李小宁吕宜民
- 关键词:职业卫生石油
- 健康促进对某炼油石化企业职工健康相关的KAP影响评价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对江苏省某炼油石化企业2002年~2006年期间健康促进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评价企业职工在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变化。结果干预后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态度的正确率明显提高(P<0.05)。对于不健康行为中的少食新鲜蔬菜、确诊高血压患者但不知道如何控制血压、不主动了解所从事岗位的职业危害及后果、不懂得使用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及应急撤离通道、工作时不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项目,干预后不正确发生率分别下降到17.4%、13.9%、35.8%、17.8%和8.2%,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炼油石化企业职工面临的健康损害因素较多。可以通过相关知识的传播,帮助他们建立健康信念;掌握维护自身健康的必需技能,摒弃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极小的代价、迅速有效地开展炼油石化企业职工的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
- 黄明豪吕宜民陈斌胡海霞卫平民
- 关键词:企业干预知信行
- 企业职工不良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 2006年
- 目的对江苏省某炼油企业职工不良生活习惯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利用企业自己的厂报、广播、宣传栏及知识手册等形式,开展为期3年的系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并对职工的吸烟、膳食、体育锻炼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职工少食新鲜蔬菜人数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被动吸烟的发生率较干预前(43·60%)下降至38·1%(P<0·05)。未发现年龄、学历、岗位等因素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的影响。结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企业职工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全面改善企业职工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需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和更持久的行为干预。
- 李小宁胡海霞陈连生杨建国黄明豪吕宜民卫平民
-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