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72043)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钱瑞琴卢月王喆明宋晓莉吴再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细胞
  • 2篇类风湿
  • 2篇风湿
  • 1篇代谢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形成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清细胞因子
  • 1篇炎症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淋巴细...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钱瑞琴
  • 2篇卢月
  • 2篇吴再旺
  • 2篇宋晓莉
  • 2篇王喆明
  • 1篇高子芬
  • 1篇付宏征
  • 1篇肖娟
  • 1篇林文翰
  • 1篇毕娟
  • 1篇信红岭
  • 1篇陈英玉
  • 1篇曹雅晶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药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目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药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一些临床常用中药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今后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宋晓莉钱瑞琴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代谢
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11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展伴随着滑膜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局部大量T细胞浸润[1]。IL-17是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并在RA滑膜中表现出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炎性因子体外实验表明IL-17通过活化滑膜细胞而侵蚀关节,是RA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卢月曹雅晶钱瑞琴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IL-17发病机制滑膜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T细胞浸润
奇壬醇对牛Ⅱ型胶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体内和体外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奇壬醇对牛II型胶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内和体外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奇壬醇对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奇壬醇组和泼尼松龙组。除对照组外,均复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当天开始给药。造模30 d后取脾脏和引流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经体外培养48 h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II型胶原诱导下,取正常大鼠淋巴结细胞、脾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奇壬醇共同培养,检测胶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奇壬醇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IL-10和IL-4水平升高(P<0.05,P<0.01);淋巴结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含量降低(P<0.05,P<0.001),IL-10和IL-4水平升高(P<0.05,P<0.001);体外实验中,奇壬醇抑制II型胶原特异性淋巴结细胞增殖,促进II型胶原特异性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凋亡,均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奇壬醇可通过抑制II型胶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促进胶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分泌抗炎因子,抑制胶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以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卢月肖娟吴再旺王喆明付宏征陈英玉钱瑞琴
关键词:奇壬醇淋巴细胞
奇任醇对不同大鼠关节炎症模型作用的对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研究奇任醇对不同大鼠关节炎症模型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以及由蛋清、甲醛、角叉菜胶等不同致炎物质所致的大鼠足关节肿胀模型,观察奇任醇对不同致炎物质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奇任醇可抑制AA大鼠的原发与继发性足肿胀,抑制蛋清、甲醛、角叉菜胶等不同致炎物质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结论:奇任醇对多种常见的大鼠关节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宋晓莉王喆明吴再旺钱瑞琴
关键词:类风湿炎症
豨莶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滑膜细胞凋亡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豨醇(奇任醇)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滑膜细胞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SD大鼠AA模型,分别给予奇任醇、氢化可的松、阿司匹林+环磷酰胺治疗;ILISA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踝关节滑膜细胞进行Bcl-2、Fas-L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Fas-L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奇任醇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0.05);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Fas-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奇任醇可降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水平,下调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Fas-L蛋白表达。
毕娟信红岭高子芬林文翰钱瑞琴
关键词:抗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