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1223108089-5)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黑春潮杜志超淮丁华刘学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带状疱疹
  • 3篇神经痛
  • 3篇疱疹
  • 3篇细胞
  • 3篇经痛
  • 3篇后遗神经痛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带状疱疹后遗
  • 2篇带状疱疹后遗...
  • 2篇亚群
  • 2篇疱疹后遗神经...
  • 2篇外用
  • 2篇细胞亚群
  • 2篇内服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T细胞
  • 2篇T细胞亚群
  • 1篇叩刺

机构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2篇淮丁华
  • 2篇杜志超
  • 2篇黑春潮
  • 1篇刘学伟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毒消痛方内服加丁香膏外用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HZ)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泛昔洛韦片,0.25 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1片,10 mg/次,3次/d,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阿昔洛韦软膏,外涂,2~3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抗毒消痛方,1剂/d,丁香膏外敷,2~3次/d,针灸围针刺,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记录疱疹止疱时间、结痂和脱痂时间;采用视觉模拟(VAS)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记录皮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随访3个月记录后遗神经痛(PHN)发生例数。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痴时间(结痴面积超过50%)及脱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VAS评分及皮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照组有37例(61.7%)出现PHN,观察组有23例(38.3%),观察组PH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能减轻HZ患者疼痛,快速减轻皮损症状,促进疱疹愈合,减少PHN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综合疗法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提高免疫力,还能降低外周血TNF-α,IL-6,IL-10水平,减轻炎性损伤。
黑春潮淮丁华杜志超
关键词:带状疱疹T细胞亚群
活络方内服联合丁香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10例PHN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疗程10 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次,3次/d,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 mg/次,1次/d。必要时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疗程8周。观察组采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疗程8周。采用(VAS)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并计算疼痛下降指数;记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记录治疗期间氨酚曲马多用量;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观察组疼痛下降指数总有效率为95.54%,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在第2、4、8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2水平上升,观察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氨酚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活络方内服联合丁香膏外用能快速减轻(PHN)疼痛症状,减少氨酚曲马多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淮丁华黑春潮杜志超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
通络止痛方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方内服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每晚1次,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氨酚曲马多片,1片/次,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乳膏,适量外涂患处。观察组内服通络止痛方,1剂/d,采用叩刺拔罐,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必要时可服用氨酚曲马多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疼痛程度、疼痛减轻时间、进行睡眠质量评定及氨酚曲马多片的使用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1周两组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第2,3,4周,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周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氨酚曲马多片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叩刺拔罐法和通络止痛方内服快速减轻老年PHN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IL-2、降低TNF-α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对神经功能的损伤有关。
王晓丽张跃营邱曙光刘学伟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络病叩刺拔罐白细胞介素-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