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AM基金(0211)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吴建生程凡雄姜传海李伟徐昌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AM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晶化
  • 2篇溅射
  • 1篇织构
  • 1篇射线衍射
  • 1篇相变
  • 1篇晶化过程
  • 1篇硅薄膜
  • 1篇非晶
  • 1篇X射线分析
  • 1篇X射线衍射
  • 1篇ZR
  • 1篇
  • 1篇磁控
  • 1篇磁控溅射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吴建生
  • 2篇姜传海
  • 2篇程凡雄
  • 1篇吴海凤
  • 1篇董显平
  • 1篇常继
  • 1篇徐昌学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真空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制备参数对磁控溅射CoSi_2薄膜织构的影响
2005年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溅射CoSi2合金靶材制备CoSi2薄膜,研究了制备参数对薄膜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Si2薄膜中存在(111)或(220)织构。织构的形成受溅射参数的影响。溅射功率越大,溅射气压越低,(111)织构越强烈。当基底温度增加时,织构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常继姜传海程凡雄吴建生
关键词:织构X射线衍射磁控溅射
溅射非晶钴硅薄膜的晶化过程及其分析
2006年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具有CoSi2成分的非晶薄膜,对非晶薄膜的晶化过程进行了原位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溅射态薄膜为非晶态,而自由能-成分曲线说明非晶态合金有较低自由能。在非晶晶化过程中初生相为CoSi相,其形成由有效形成热(EHF)因素和结构因素决定。随加热温度升高,非晶薄膜晶化最终得到晶体CoSi2薄膜。
李伟徐昌学姜传海吴建生
关键词:X射线分析
Zr对非晶Co-Si薄膜晶化和相变的影响
2005年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结合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Z r在Co-S i合金非晶薄膜晶化和相变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溅射态非晶Co-S i薄膜和Co-S i-Z r薄膜在加热到950℃的过程中,均主要析出Co-S i和Co-S i2两种晶化相;Z r的加入增大了晶化激活能,抑制了晶化相的形核和长大,使薄膜能够在更高的温度范围保持稳定,但在高温800℃以上加热时,却使晶化相Co-S i向Co-S i2的转变加快。
吴海凤程凡雄董显平吴建生
关键词:晶化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