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1-22)

作品数:27 被引量:102H指数:7
相关作者:唐艳龙温小遂杨清培王丽娜施明清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萧氏松茎象
  • 9篇湿地松
  • 3篇数学模型
  • 3篇取食
  • 3篇繁殖
  • 3篇虫口
  • 3篇虫口密度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松林
  • 2篇环境因子
  • 2篇白僵菌
  • 2篇成虫
  • 2篇存活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毒绳
  • 1篇毒绳防治
  • 1篇有虫株率
  • 1篇幼林

机构

  • 16篇江西农业大学
  • 13篇江西省森林病...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江西省吉安市...
  • 2篇上饶职业技术...
  • 2篇江西省庐山自...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华山林场
  • 1篇安福县林业局
  • 1篇遂川县林业局

作者

  • 19篇唐艳龙
  • 17篇温小遂
  • 8篇施明清
  • 7篇杨清培
  • 7篇王丽娜
  • 6篇许永青
  • 5篇余林
  • 5篇何小龙
  • 2篇彭龙慧
  • 2篇彭秀梅
  • 2篇邓水生
  • 2篇曹红珍
  • 2篇周文杰
  • 1篇史东平
  • 1篇王新根
  • 1篇邓绍勇
  • 1篇匡元玉
  • 1篇刘飞彪
  • 1篇叶清
  • 1篇刘钊

传媒

  • 6篇江西植保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森林病虫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与虫口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通过对江西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118块标准地的调查与分析,得出萧氏松茎象平均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Y=15.6 e0.031 3x来描述。
温小遂唐艳龙施明清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数学模型
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2年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环境生态因子密切相关。试验表明在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地表温度四季变化的趋势均比不发生林区缓和;春季和夏季,发生林区的地表温度均比不发生林区的低;秋季,发生林区的地表温度12时之前比不发生林区高,12时之后比不发生林区低;冬季,发生林区地表温度早晚比不发生林区高,中午比不发生林区低。表明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的小气候变化比不发生林区缓和,利于其生存和发展。
黄爱松黎桌林王辉熊建宏温小遂
关键词:环境生态萧氏松茎象地表温度
萧氏松茎象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6年
综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萧氏松茎象在寄主、生物学、生态学、种群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萧氏松茎象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唐艳龙余林温小遂施明清杨清培邓水生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
毒绳防治萧氏松茎象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毒绳对萧氏松茎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绳对防治萧氏松茎象有明显的作用。各试验区的有虫株率都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了41%,平均相对防治效果达52.3%。防治前有虫株率试验区和对照区没有差异,防治后试验区和对照区差异极显著。3—4月防治平均相对防治效果达68.1%,6月只有31.4%,两个不同防治时间对萧氏松茎象的防治效果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另外,对试验样地的长期监测表明:试验区有虫株率四年下降了60%,对照区上升了13%。
王辉唐艳龙邓水生温小遂杨平安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毒绳湿地松
环割法模拟萧氏松茎象危害对湿地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2010年
本文用环割法模拟萧氏松茎象危害幼树,连续观测幼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模拟环割对湿地松树高生长的影响较大,环割90%相对生长百分率最小,仅有17%,显著小于对照的28%。对胸径和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环割90%的湿地松胸径和地径相对生长百分率最小,分别为22%和34%,小于对照的25%和43%。连续危害对湿地松生长影响更大。地径第1年的相对生长百分率平均达到了40%,第2年的约25%左右。树高第1年相对生长百分率平均大于16%,第2年的相对生长百分率不足10%。
张勇黄海云何高峰王丽娜唐艳龙温小遂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湿地松生长发育
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及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江西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经过10多年的自然更新,林下植被恢复迅速,仅灌木物种就达69种。先采用重要值分析判别各物种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采用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AC指数、PC指数和2χ统计量检验,分别对湿地松林下灌木总体相关性和主要物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湿地松林下灌木间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大多数种对联结性不显著,而独立分布,这说明湿地松灌层群落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但又仍未完全超越物种随机组合的初级阶段。
杨清培唐艳龙温小遂许永青叶清付方林
关键词:湿地松林林下灌木物种组成种间联结
萧氏松茎象流脂点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对江西省萧氏松茎象发生区104块标准地调查和分析后得出被害寄主上萧氏松茎象流脂点与虫口密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y=0.452 4x1.012 1来描述。
唐艳龙温小遂王丽娜杨清培何小龙余林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虫口密度数学模型
湿度对萧氏松茎象取食繁殖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研究了 4种相对湿度(40%、60%、80%和 95% )对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xiaoiZhang成虫取食、繁殖和历期及卵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25℃和 95%相对湿度条件下,成虫取食量最大,产卵量最高、历期最长。卵在 95%相对湿度条件下孵化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 80%不能正常孵化。揭示了萧氏松茎象适宜湿度范围很窄,其种群只有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正常繁衍。
温小遂施明清匡元玉刘飞彪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取食繁殖存活
萧氏松茎象发生与湿地松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对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湿地松林地的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含水率和吸水率影响最小,即枯落物及腐殖质层越厚,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的林区,萧氏松茎象发生越重。单因素分析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质量湿度与有虫株率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火炬松和马尾松林发生林地明显低于湿地松发生林地。与不发生林地相比,发生林地的土壤更湿润,土壤的保水能力更好,孔隙度更高,石砾含量相对较低。
唐艳龙杨清培温小遂王丽娜何小龙余林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枯落物土壤性质湿地松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环境因子与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9
2007年
通过对江西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45块标准地的调查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林下植被盖度,其次是枯腐层厚度和杂灌高度。
唐艳龙温小遂许永青余林杨清培施明清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环境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