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211”工程(SZRC-211-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任子利赵彦玲强巴央宗商鹏李瑜鑫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农牧学院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猪卵母细胞化学辅助手工去核及手工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h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μg.mL-1作用0.5~1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任子利赵彦玲杨小淦陆阳清卢晟盛卢克焕
- 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以西藏黄牛胎牛为材料,建立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为在西藏特殊生境条件下高原物种的动物克隆及其他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理想的生物学材料。[方法]对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组织块法成功分离培养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对细胞的传代培养、形态学和动力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建立的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要经历滞留期、对数期、平台期,分别为0-2 d、2-7 d、7-8 d,细胞群体倍增时期为60 h。[结论]成功培养了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 任子利赵彦玲王建洲李瑜鑫强巴央宗
- 关键词:西藏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 西藏那曲地区绵羊资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1958-2009年间那曲地区绵羊的统计资料,对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58-2001年44 a间,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占畜群比例为48%~63%,绵羊数量虽呈现增长趋势,但绵羊增长率也逐渐得到控制;从2002-2009年8 a间,绵羊数量占畜群比例为48%~55%,绵羊增长率逐年呈下降趋势,经过50多年的畜种群结构的调整,已经达到"发展牦牛(含黄牛)、适度发展山羊、减少绵羊、控制马"的总体原则,为那曲地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任子利赵彦玲王建州李瑜鑫商鹏刘锁珠强巴央宗
- 关键词:绵羊存栏数
- 西藏那曲地区牦牛资源调查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1958—2009年间西藏那曲地区牦牛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那曲地区牦牛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牦牛数量占畜群比例的19%~29%,牦牛数量占畜群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畜种群结构的调整已经达到"发展牦牛(含黄牛)、适度发展山羊、减少绵羊、控制马"的总体原则,为那曲地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任子利赵彦玲次仁拉姆商鹏王宏辉扎西德吉强巴央宗
- 关键词:牦牛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