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414)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H指数:8
相关作者:朱建国曾青刘钢李春华寇太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臭氧
  • 11篇水稻
  • 10篇臭氧浓度
  • 10篇臭氧浓度升高
  • 6篇污染
  • 6篇臭氧污染
  • 5篇土壤
  • 4篇氮肥
  • 4篇土壤微生物
  • 4篇微生物
  • 4篇小麦
  • 4篇近地
  • 4篇近地层
  • 4篇FACE
  • 3篇物量
  • 3篇利用效率
  • 3篇光合作用
  • 3篇干物质
  • 2篇稻米
  • 2篇移栽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扬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盐城工学院
  • 2篇东京大学
  • 2篇环境保护部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农业职业...

作者

  • 24篇朱建国
  • 9篇曾青
  • 8篇刘钢
  • 7篇李春华
  • 6篇寇太记
  • 5篇唐昊冶
  • 4篇刘德鸿
  • 4篇朱新开
  • 4篇彭斌
  • 3篇余永昌
  • 3篇李潘林
  • 3篇王余龙
  • 3篇李全胜
  • 3篇杨连新
  • 3篇王云霞
  • 3篇于伟伟
  • 3篇张晶
  • 3篇罗克菊
  • 3篇林先贵
  • 3篇徐晓峰

传媒

  • 4篇土壤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臭氧及氮肥的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试验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SY63)和常规籼稻扬稻6(YD6)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研究臭氧(O3)和氮(N)肥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O3胁迫下SY63和YD6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显著下降,从而使灌浆中期的茎、叶生物量,收获期的根、穗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降低,SY63的降幅分别为30.20%、21.95%、48.62%、37.15%和45.75%,YD6的降幅分别为21.71%、11.12%、35.22%、28.01%和28.91%;增施N肥使得水稻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茎、叶、根、穗生物量和产量降幅减小,SY63的降幅分别只有13.52%、5.84%、26.33%、16.19%和26.88%,YD6的茎、根、穗和产量降幅分别为16.26%、14.55%、20.22%和12.68%,而叶生物量增加5.19%.(2)受O3影响,SY63和YD6收获期的根分配指数和根冠比显著降低,叶分配指数显著增加,而茎、穗分配指数受O3影响不大;施高N后,O3处理组的根叶分配指数和根冠比增加.(3)大气O3浓度升高会降低SY63和YD6的N素总积累量,增施N肥后有上升趋势.总之,增施N肥对O3胁迫下的SY63和YD6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产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罗克菊朱建国刘钢唐昊冶李春华曾青
关键词:水稻臭氧净光合速率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干物质与生物量碳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近地层臭氧(O3)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及植物生长的危害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开放式臭氧污染(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加(比周围大气高5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冬小麦(Tritcium aestivum L.)品种(扬麦15、扬麦16、烟农19、扬幅麦2号和嘉兴002)的干物质与生物量碳的积累与分配以及作物残体C/N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对O3升高的响应差异明显;O3升高具有降低扬麦15、嘉兴002和增加扬幅麦2号总生物量的趋势,但对扬麦16和烟农19几乎无影响,其中嘉兴002达到显著水平.O3升高显著增加了扬麦15、嘉兴002和显著降低了烟农19和扬幅麦2号的根/冠比,而对品种扬麦16无影响,导致干物质在地上和地下分配呈现品种差异.高O3环境下扬麦15、扬麦16和嘉兴002穗重降低,而烟农19和扬幅麦2号无明显变化;小麦籽粒占穗的比重在高O3条件下嘉兴002、烟农19和扬幅麦2号显著降低8.2%~15.5%,扬麦15呈增加趋势而扬麦16变化不大;表明O3升高将致嘉兴002、烟农19、扬幅麦2号和扬麦16不同程度减产.O3升高导致烟农19和扬幅麦2号秸秆碳量显著增加14.1%~22.9%和C/N比显著降低10.9%~29.1%,JX002秸秆碳量显著减少和C/N比显著增加,扬麦16和扬麦15的秸秆碳量与C/N比则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O3升高显著降低了扬麦16、烟农19和扬幅麦2号品种的根茬碳量和C/N比,对嘉兴002的根茬碳量无显著影响却显著降低了C/N比,但对扬麦15根茬碳数量与质量均影响不大.评价小麦干物质的形成与分配、根茬和秸秆固碳的质与量对O3污染的响应需考虑品种差异影响.
寇太记于伟伟朱建国朱新开
关键词:根茬生物量碳农田生态系统O3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9年和2010年的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从100.0~110.9μg g-1降低至81.3~94.5μg g-1。臭氧浓度升高下BIOLOG平均吸光值(AWCD)有低于对照的趋势。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50%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优势度及均一度无显著影响。2010年碳源底物利用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底物的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本研究揭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可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产生积累效应,并通过微生物碳源底物有效性的改变最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
余永昌林先贵冯有智张晶李全胜朱建国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稻田水溶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转Bt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O_3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中国农田开放式O3浓度升高(O3-FACE)平台,于2010年和2011年对O3浓度升高和田间自然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Bt汕优63(Bt-SY63)及其常规水稻汕优63(SY6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使Bt-SY63和SY63水稻土壤微生物总体活性有降低的趋势,O3浓度升高未使两基因型水稻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优势度和均一度发生显著变化.O3浓度升高显著地改变了Bt-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方式,使其土壤微生物由对糖类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转向对代谢中产物和次生代谢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对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从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O3浓度升高的不同响应来看,Bt-SY63可能比SY63更敏感.
李春艳刘标韩正敏曾青李春华朱建国
关键词:O3土壤微生物
臭氧和氮肥交互对小麦干物质生产、N、P、K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中日合作建立的亚洲首个稻麦轮作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O3-FACE)平台,选取小麦品种(Tritcium aestivum)扬麦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臭氧和氮肥水平下,小麦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以及N、P、K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胁迫下,常氮水平小麦根、叶和穗干物质量以及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7.4%、17.4%、12.8%、29.8%,而增施氮肥后,小麦根叶穗及根冠比与常氮下相比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0.5%、23.2%、10.7%、43.6%;常氮条件下,臭氧浓度升高明显降低N、P、K累积量及成熟期叶中N、P、K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10.93%、11.65%、7.64%、23.87%、14.81%、14.9%,而成熟期穗中N、P、K质量分数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6.15%、10.34%、13.12%,增施氮肥后,N、P、K累积量及小麦叶中N质量分数与常氮相比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15.58%、11.91%、9.00%、10.74%,叶中P、K质量分数也有所增加但增幅很小,而增施氮肥对其他部位的N、P、K质量分数影响不大。臭氧和氮肥对茎部干质量及N、P、K质量分数影响均不明显。总之,增施氮肥对小麦在臭氧胁迫下的生物量累积和养分累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陈娟曾青朱建国刘钢谢祖彬唐昊冶小林和彦
关键词:臭氧氮肥干物质生产
近地层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钾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近地层臭氧(03)污染危害植物生长势必间接影响钾素吸收利用。利用中国稻一麦轮作开放式0、FACE(Free—air03 concentration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0,浓度增加(较周围大气高50%)对长江i角洲地区5个小麦(TritciumaestivumL.)主栽品种(扬麦15、扬麦16、烟农19、扬幅麦2号和嘉兴002)的物质积累、钾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0,升高对秸秆和籽粒的影响远大于根系。0,升高降低了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籽粒产量,但对扬麦15和扬幅麦2号几乎无影响。0,升高,扬幅麦2号和烟农19的秸秆生物量显著降低,扬麦16和扬麦15、嘉兴002的秸秆生物量则分呈增加和降低趋势。表明0,污染对小麦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烟农19、扬麦15和嘉兴002小麦植株总吸钾量因03升高显著降低,而扬麦16和扬幅麦2号分呈降低与增加趋势。03升高影响钾素在小麦根、秸秆和籽粒中的含量与分配趋势,但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O3升高降低了钾素在扬麦16、扬幅麦2号、烟农19和扬麦15根中分配比例,促进了其向地上部运移,而增加了钾素在嘉兴002根中分配比例,阻碍其向地上部的运移。表明小麦响应O3污染对钾素吸收与分配调整机制存在品种差异。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钾素偏生产力因O3升高而显著降低13.2%~35.7%,而扬麦15和扬幅麦2号则无明显变化。嘉兴002的钾肥利用率闲0,污染显著降低和扬幅麦2号呈增加趋势,而扬麦15、扬麦16、烟农19则无明显变化。评价03污染对小麦物质积累分配、钾素在植物-土壤系统周转的影响应考虑品种差异。
寇太记刘德鸿徐晓峰于伟伟朱新开朱建国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钾素干物质积累钾利用效率
不同密度下臭氧胁迫对Ⅱ优084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FACE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依托中国稻田臭氧FACE(free air ozone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技术平台,以超级稻Ⅱ优084为供试材料,臭氧设置当前大气臭氧浓度和高臭氧浓度(比前者高50%),移栽密度设置低密度(16穴·m-2)、中密度(24穴·m-2)和高密度(32穴·m-2),研究不同移栽密度条件下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生产以及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移栽后63 d、77 d和86 d剑叶SPAD值分别下降6%、11%和13%,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臭氧胁迫下结实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降幅亦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增加.高臭氧浓度使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生产量平均下降46%,从而使最终生物产量下降25%,均达显著水平.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拔节后茎鞘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浓度和含量均显著降低,但使抽穗前茎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率大幅增加.方差分析表明,臭氧与密度间的互作对水稻所有测定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综上,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超级稻Ⅱ优084生育中后期的光合和生长均明显受抑,但这种抑制作用不受移栽密度的影响.
彭斌赖上坤李潘林王云霞朱建国杨连新王余龙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作用移栽密度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磷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O3-FACE(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小麦(Tritcium aestivumL.)品种的物质积累、磷素的吸收与分配对大气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显示,大气臭氧浓度增加50%对供试小麦根和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影响差异较大,显著降低了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产量,降幅为13.2%~35.7%,但对扬麦15和扬幅麦2号的产量无显著影响。臭氧增加导致5种小麦根系和地上部植株中磷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籽粒中磷含量却无显著变化。臭氧污染降低了磷在小麦根和籽粒中的积累量,促使小麦植株中磷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增加了籽粒中磷所占比重。高臭氧浓度下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磷偏生产力降低9.0~23.8(kg/kg,P2O5),磷素利用率显著降低8.2%~20.2%,但扬麦15和扬幅麦2号的磷素偏生产力与利用效率变化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具有改变小麦物质分配,影响土壤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统周转的潜在风险。
刘德鸿寇太记徐晓峰朱建国朱新开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利用效率
水稻拔节期根系呼吸对臭氧污染和厌氧—有氧环境变化的响应
2013年
依托O3FACE(Free-Air O3 Enrichment)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臭氧(O3)浓度增加对拔节期水稻根系呼吸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的影响,利用特制集气装置分析了厌氧—有氧条件对根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水稻冠层和总生物量略有降低,而根干物重和根/冠比分别显著降低14.7%和10.4%。9∶1和9.5∶0.5的纯N2∶O2配比利于根系呼吸,纯N2或空气、CO2饱和蒸馏水条件不同程度降低了根系呼吸速率;高臭氧处理、对照处理的水稻根系呼吸速率分别在CO2饱和蒸馏水、纯N2条件下最小,表明尽管不同根系测定条件影响根系呼吸速率,但影响程度也受植物生长的大气环境制约。臭氧污染处理水稻根系的呼吸速率在气态测定条件下显著高于正常大气处理23.6%~52.7%,在CO2饱和蒸馏水测定条件下未达到显著水平,臭氧污染效应明显降低。两个环境生长的水稻根系呼吸均随测定根系气态环境供氧量的增加呈凸二次函数变化,5%~10%比例的氧气供应促进了根系呼吸,较强的厌氧环境(纯N2)和有氧环境(Air)均不利于水稻根系呼吸。
寇太记朱建国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根系生理特性厌氧环境
近地层臭氧浓度增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FACE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稻田开放式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平台,以常规粳稻‘武粳15’和杂交粳稻‘陵风优18’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比Ambient增高21%,模拟21世纪中叶臭氧浓度)两个水平,研究臭氧胁迫对大田生长水稻成熟期稻米加工、外观、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近地层臭氧浓度增高使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精米率降幅达显著水平。与Ambient相比,臭氧胁迫使两品种稻米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平均分别增加15.0%(P=0.10)、42.0%(P<0.05)和60.5%(P<0.05)。臭氧胁迫使稻米胶稠度平均降低7.1%(P<0.05),但对两品种稻米直链淀粉和糊化温度均无显著影响。稻米RVA谱测定结果显示,臭氧胁迫对稻米最高黏度值、崩解值、冷胶黏度值、消减值和回复值均无显著影响。臭氧胁迫使两品种稻米蛋白质浓度呈增加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方差分析表明,多数情况下,两品种间稻米诸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品种与臭氧的互作对所有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两品种稻米品质对臭氧胁迫的响应无明显差异。本试验在开放稻田条件下运行,适度臭氧胁迫使稻米垩白明显增加,胶稠度显著下降,但对其他米质指标影响较小,两品种趋势一致。
沈士博张顶鹤杨开放王云霞朱建国杨连新王余龙
关键词:水稻FACE营养品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