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032)

作品数:9 被引量:116H指数:6
相关作者:李雅兰胡冬华廖锦华严彦念彭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镇痛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再灌注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七氟醚
  • 2篇七氟醚预处理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小鼠
  • 2篇灌注
  • 1篇心肌保护作用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内皮
  • 1篇血浆内皮素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华侨医院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李雅兰
  • 5篇胡冬华
  • 4篇严彦念
  • 4篇廖锦华
  • 3篇彭雪梅
  • 3篇汪梦霞
  • 2篇李健玲
  • 2篇梁云洁
  • 2篇项明方
  • 2篇王成果
  • 2篇王小平
  • 2篇马达
  • 1篇周长忍
  • 1篇朱小青
  • 1篇黄艳
  • 1篇吴昊
  • 1篇李学敏
  • 1篇李红梅
  • 1篇王媛
  • 1篇莫世湟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活性氧以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活性氧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在体用2%七氟醚预处理3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以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反映心肌损伤情况,心肌梗死面积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显示,细胞凋亡用TUNEL染色显示。活性氧用活性氧荧光探针二氢乙啶测量。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2-MPG)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为阻滞剂,用酶标仪测定心肌匀浆的NO、SOD、GPx和CAT活性,并进一步分析阻断活性氧及NO产生对七氟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前诱导活性氧产生(12.0±0.8 vs2.6±0.5,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减少活性氧产生(16.2±0.9 vs 24.9±1.3,P<0.05);在缺血再灌注前,2-MPG减少七氟醚预处理心肌活性氧产生(5.1±0.7 vs 12.0±0.8,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2-MPG+七氟醚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无显著差别(24.9±1.4 vs 24.9±1.3,P>0.05);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同样诱导NO产生(34.5±3.2 vs 15.9±1.4,P<0.05),增加SOD(1.5±0.5 vs 0.6±0.2,P<0.05)、GPx(22.8±2.5 vs12.7±2.2,P<0.05)和CAT(15.5±1.8 vs 11.2±1.4,P<0.05)的活性;2-MPG消除了七氟醚对NO、SOD、CPx和CAT的诱导作用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L-NAME同样消除七氟醚预处理对SOD、GPx和CAT的诱导作用和心肌保护作用。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七氟醚预处理产生的亚损伤量的活性氧和NO诱导缺血再灌注心肌SOD、GPx和CAT的产生,进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活性氧的产生和心肌损伤。
廖锦华李健玲严彦念李雅兰胡冬华项明方黄强莫世煌彭雪梅王小平
关键词:七氟醚活性氧
帕瑞昔布钠在后路脊柱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下行后路脊柱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安慰剂组,双盲对照观察。镇痛方法:手术结束所有患者给予背景镇痛液吗啡1.0 mg/mL,单次给药剂量2 ml后,帕瑞昔布钠组(40例):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安慰剂组(40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术后24、48 h予相同剂量重复给药。观察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6、12、24、48 h四个时间点VAS评分明显小于安慰机组(P<0.05)。两组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后路术后短期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蔡明雪李雅兰林宏生彭雪梅吴昊
关键词:术后镇痛
七氟醚预处理对LPS诱导的小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Sevo)预处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LPS组、Sevo组和Sevo+LPS组。分别用2%Sevo(以纯氧为载气)或纯氧预处理30 min,洗脱10 min后,腹腔注射LPS 18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腹腔注射后12 h,通过高分辨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心功能,结束后立即采血并处死小鼠,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留取小鼠心脏标本,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上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的组织结构变化,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结果:LPS腹腔注射后12 h,超声检测显示LPS组小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增大(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降低(P<0.05);血清LDH和CK-MB水平升高(P<0.05);病理切片见心肌明显病变。Sevo+LPS组与LPS组比较,LVEDV减小(P<0.05),SV、CO和EF增加(P<0.05),LDH和CK-MB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LPS引起心肌组织中NO含量和iNOS活性升高(P<0.05),Sevo对此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Sevo预处理减轻LPS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心肌iNOS活性,减少NO的生成有关。
李健玲朱小青李学敏李红梅王彦平王媛戚仁斌李雅兰
关键词:七氟醚脂多糖类心肌保护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静脉全麻对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学价值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静脉全麻行腔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学价值。方法 60例择期行双侧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AES联合静脉全麻组)和对照组(全凭静脉全麻组),每组30例。两组术中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恒速输注瑞芬太尼的方法维持麻醉,治疗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术毕持续TAES,刺激部位为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切皮前5min(T3)、切皮后5min(T4)、充气30min(T5)、术毕(T6)、拔管前5min(T7)、拔管即刻(T8)、拔管后5min(T9)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T0、T3、T5、T6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记录T3、T4、T5异丙酚靶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比较,治疗组T3-4HR降低,T8-9HR升高,T7-9MAP升高;对照组T3HR降低,T7-9HR升高,T1、5、7-9MAP升高,T2-3MAP降低;两组T5-6IL-6均升高,T6TNF-α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T6-9HR降低,T1、4、5、7-9MAP降低,T3 MAP升高,T5-6IL-6降低(P<0.05);各时间点异丙酚靶浓度及总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TAES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适当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严彦念李雅兰吴晓意汪梦霞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腔镜甲状腺手术靶控输注白细胞介素-6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术中失血回收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术中失血回收对红细胞外貌及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切皮前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T1),洗涤前血液2 mL(T2),洗涤后血液2 mL(T3),回输洗涤血1 h后外周静脉血2 mL(T4),肝素抗凝。采用荧光正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畸形率及AFM观察红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结果:T1时刻红细胞畸形率[(2.2±1.8)%]低于T2[(9.1±0.9)%]、T3[(7.4±1.5)%]和T4[(6.8±1.4)%](P<0.05),而后三者红细胞畸形率并无显著差异。回收血和静脉血红细胞AFM形貌、红细胞膜表面蛋白颗粒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T2红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高于其它时点收集的红细胞(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可增加红细胞畸形率,改变红细胞AFM形貌及膜表面超微结构。
黄艳聂偲田玲玲胡冬华彭雪梅王小平李雅兰
关键词:红细胞原子力显微镜
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探讨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的新方法。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10只(n=10)。麻醉后连续记录心电图,气管切开呼吸机通气,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各组缺血/再灌注时间为:A组15/120min;B组30/120min;C组30/60min。再灌注结束后经左心房注入0.2%的伊文思蓝2mL。迅速取出心脏,去除非心脏组织,洗净残血,置于-20℃冷冻10min。然后将其切成1.5mm厚的薄片,拍照后浸入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液中,37℃孵育20min。10%福尔马林固定24h,拍照,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B组与A组心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90%和30%;三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13.6±2.5、87.4±7.5、39.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最佳时间。
汪梦霞廖锦华马达胡冬华王成果梁云洁高兰马爽李雅兰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
七氟烷预处理对急性缺氧小鼠脑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急性缺氧小鼠脑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预处理的时间、剂量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缺氧组(H组,6.5%O_2,24 h)、2%Sevo 30 min+H组、2%Sevo 60 min+H组、4%Sevo 30 min+H组、Propofol+H组。按试剂盒说明检测脑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与H组比较,各七氟烷预处理组脑内MDA水平下降,并在2%Sevo 60 min+H组、4%Sevo 30 min+H组降低显著,Propofol+H组则无意义;GPx活性在各七氟烷预处理组有所升高,在4%Sevo 30 min+H组上升显著,Propofol+H组GPx活性下降,但不明显;与预计相反,各预处理使SOD活性显著降低。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减轻脑氧化应激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并与时间、剂量相关。
马达汪梦霞李雅兰梁云洁王成果
关键词:七氟烷缺氧脑保护氧化应激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早孕妇女90例,ASAI~II级,停经6~10周。无心血管疾患,无手术及麻醉药物禁忌。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喷他佐辛30mg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B组:芬太尼1μg·kg-1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C组: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三组丙泊酚诱导剂量均是2mg·kg-1。观察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术后(下腹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的诱导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离院时间三组没有明显的差异;镇痛效果比较:三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A,B两组占优秀的显著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的VAS评分,A,B两组显著轻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抑制方面A,C两组显著轻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命体征较平稳。结论喷他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流术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和单纯异丙酚麻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徐天星李雅兰廖锦华严彦念胡冬华韩伟光周锦才曾振横
关键词:喷他佐辛超前镇痛丙泊酚人工流产术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镇痛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镇痛,对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B组)两组。A组术毕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B组于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行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复合静脉PCA。比较两组在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同时记录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麻醉前和术后6、24和48h的血浆ET水平。结果 B组在术后6、12、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且在术后各时间点的BC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5)。②B组在术后6、12、24、48h的MAP及HR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③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的嗜睡发生率增高,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SpO2<95%)发生率有减少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两组在术后6h的血浆ET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值均<0.05),B组在术后6、24、48h的血浆ET值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高血压病患者术后ET释放,使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
李雅兰廖锦华严彦念胡冬华项明方莫世湟周长忍
关键词:内皮素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