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06-02A-02-01)
- 作品数:6 被引量:281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先贵雷群熊伟高树生胡志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储层条件下低渗透岩石应力敏感评价被引量:36
- 2009年
- 针对某低渗透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分别采用两种评价方法,模拟储层在开采和注水过程中的应力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在采用新评价方法时,储层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渗透率损失率明显小于常规方法评价结果。在对注水开发过程的模拟中,新方法评价得出储层的渗透率可以恢复,而常规方法评价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具有不可恢复性。采用常规应力敏感评价实验时,岩芯的变形既有弹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储层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采用新评价方法岩芯变形以弹性变形为主,低渗透储层不存在严重的渗透率应力敏感,这对认识低渗透储层油藏条件下的应力敏感特性和指导低渗透油藏生产压差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高建吕静王家禄
- 关键词:石油工程低渗透渗透率应力敏感
-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更好地描述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随压力梯度变化的渗流能力修正因子,建立了描述低渗透多孔介质的非线性渗流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黑油模型模拟器中,初步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符合的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在油水井附近压力梯度较大的区域,渗流能力修正因子值较大;在远离油水井连线区域,渗流能力修正因子值较小。
- 熊伟沈瑞高树生薛惠胡志明孙玉平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 低渗透多孔介质单相流体非线性渗流及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随压力梯度变化的渗流能力修正因子,并以此对达西公式进行修正,推导出低渗透多孔介质单相流体渗流的控制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求解。计算表明,在生产井定产的情况下,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井底压力比相同条件下达西渗流计算所得的井底压力要小。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压力消耗主要集中在井底附近,远离井的地区压力幅度下降很小,与实际多孔介质的特点相符。
- 沈瑞熊伟高树生胡志明关克明
- 关键词: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 微尺度下的非线性渗流特征被引量:49
- 2011年
- 用与低渗透储集层孔喉尺度相近的微管模拟储集层微小孔喉,以流体在微管中的流动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尺度方法研究低渗透储集层非线性渗流规律。对半径分别为10.0μm、7.5μm、5.0μm和2.5μm的熔融石英微管中去离子水的流动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4种尺寸微管中去离子水的平均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压力梯度对流体边界层的影响以及流动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微管中流体的低速流动具有非线性特征,且随着微管半径的减小,流动的非线性程度增强,可以用二次函数对非线性流动特征进行拟合;微流动中,有效流体边界层厚度占微管管径的比例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降低;雷诺数可作为非线性流动的判据,雷诺数小于10-3的低速流动具有非线性特征。
- 李洋雷群刘先贵萧汉敏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微尺度
- 低渗透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被引量:158
- 2009年
- 对大庆外围和长庆西峰油区低渗透油藏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渗流实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低渗透储集层拟启动压力梯度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于储集层中固液作用形成的边界层的存在,且低渗透油藏喉道非常微细,因而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在低压力下,参与渗流的喉道少,岩心断面上的渗流截面小,随着驱动压力增加,参与渗流的喉道数量增加,岩心断面上的渗流截面增大。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对拟启动压力梯度有显著的影响,主流喉道半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大,拟启动压力梯度越小。拟启动压力梯度是储集层渗流非线性程度和渗流能力的表征参数,是孔隙结构、固液作用的综合体现。
- 熊伟雷群刘先贵高树生胡志明薛惠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喉道
- 多条件约束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被引量:40
- 2008年
- 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就是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建立某种地质属性模型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该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影响,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属性数据对该属性数据影响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技术中的"多条件约束"包含3种基本含义:属性空间约束;属性转换约束;属性校正约束。多条件约束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断层封挡技术、多边界技术及标志层约束下的单砂体微构造技术等。对中国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建模实例表明,充分利用与建模对象有关的静态信息及动态资料,将这些资料作为建模的原始数据或约束条件,灵活应用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可较好地解决各种各样的复杂地质建模问题,建立置信度较高的油气藏地质模型。
- 任殿星李凡华李保柱
- 关键词:储集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