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2012SPT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夏吾李加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在玉树地区的传承及其特色被引量:4
- 2013年
-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衍生的索芒派,汲取宁玛派和息觉派以及噶举派早期耳传法脉,成为噶举派内部首次全面进行交融整合的独立门派。尔后源自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的尼多派,在系统传承伏藏文献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形态潜藏的原始文化资源,通过日常仪轨的特殊方式推广实践,为保留藏族早期文化遗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变迁它们各自内部又基于这样的传承模式,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的主要特点彰显在法脉承前启后和文化整合为核质的诸多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进行藏传佛教义理重新阐释和藏族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都值得引以为鉴。
- 夏吾李加
- 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玉树地震灾区藏文文献遗产的特点和受灾实况,文章从建设藏文文献数字化基地、组建藏文文献专业人才库、搭建州县际联席会议平台、成立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和出版地方性典籍文献丛书等几个层面,探讨了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问题。
- 夏吾李加
- 玉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受灾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4.14"强烈地震,玉树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文化遗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在灾后重建中,为了实现温家宝总理强调的"特别注重保护和传承藏族文化,对于损毁寺庙的修复和重点文物的保护,政府要予以支持"的精神,课题组历时20余天深入灾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文献遗产的破坏和文献传承人的伤亡,以及灾后文献遗产搜救保护、调查规划进展、整理研究成果五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
- 夏吾李加
- 玉树地区藏文典籍文献遗产类型研究与反思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从古籍文献、历史档案、现代出版图书和唐卡文献四个方面,回顾了以往的整理研究概况,进而提出在藏文文献遗产整理方面,应该增强文献保护观念,增加资金投入;使官方、学术界以及民间三者形成有机统一体;培养一支独立的古籍整理队伍;增加外文文献遗产。
- 夏吾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