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B2009-017)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苏兰芳申艳光黄霆王云华聂忠仕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海南农垦总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MSCT)成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内结构异常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3例CH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5分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与超声心动图(ECHO)及手术结果。结果(1)>6岁年龄组的CT图像质量优于≤6岁年龄组。(2)23例CHD心内结构异常共62处,M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2%、95.28%及98.38%,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多平面重组(MPR)多方位成像是诊断心内结构异常的主要技术。结论了解64-MSCT对CHD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对CHD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
- 申艳光苏兰芳王云华黄霆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 64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成像应用于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的特点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受范围限制影像学检查缺乏整体观,而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直观、准确显示整体的优势。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与伪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按5级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结果与结论:①大于6岁年龄组CT图像质量优于小于6岁年龄组,有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优于无心电门控模式。②23例心外结构异常共41处,三维螺旋CT、超声心动图及二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56%,72.97%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螺旋CT诊断范围较超声心动图广,心外血管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容积再现成像较多平面成像能更准确显示心外结构异常(P<0.01);最小密度投影成像仅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诊断,表明不同的螺旋CT后三维处理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 申艳光苏兰芳王云华黄霆聂忠仕
- 关键词:螺旋CT心脏缺损先天性X射线计算机超声心动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