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9091) 作品数:10 被引量:102 H指数:7 相关作者: 陈曦 包安明 孙莉 张清 冯先伟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石河子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精准农业种植中棉田膜下自动控制滴灌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自动采集、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田间水分蒸发量、土壤全盐含量等农田环境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结合数学模型可预报出棉田需灌时间和需灌水量,利用计算机系统所显示的棉田土壤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为自动化灌溉系统提供控制信息,传递控制信号,并结合棉花各个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实施自动滴灌,为棉花生长提供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同时在利用精准灌溉设施的基础上配套实施精准施肥,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棉田科学管理水平,改善棉花品质,增加棉花产量。 孙莉 陈曦 王军 包安明 张清关键词:精准农业 棉田 自动控制 滴灌系统 棉花各生育期高光谱数据与叶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2004年 利用高光谱非成像光谱 (辐射 )仪对北疆棉花 4个生育期 (蕾期、花期、铃期、吐絮期 )的叶片及冠层进行了5°FOV室内、野外 ,2 5°FOV野外高光谱遥感测定 ,试验表明北疆棉花具有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本文分析了棉花在不同生育期特征光谱变化规律以及棉花叶面积指数 (LAI)与叶绿素 (CH .D)含量、叶片全氮 (TN)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应用光谱一阶微分分析技术 ,清晰地描述棉花“红边”变化趋势的特征。通过监测作物生育期内的光谱变化 ,研究作物的反射光谱与叶面积指数 (LAI)、叶绿素密度 (CH .D)等农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使人们能够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作物的生长与遥感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 ,促进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在作物的生长监测和产量估测中的应用。 孙莉 陈曦 包安明 冯先伟 王登伟关键词:棉花 高光谱数据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 Study on the biomass change derived from the hyperspectral data of cotton leaves in canopy under moisture stress 被引量:1 2006年 在这研究,在美国做的一个 ASD 分光计被用来在北方 Xinjiang 在华盖导出棉花叶子的 hyperspectral 数据。红边的不可分的区域变量被用来在华盖在棉花叶子估计全部的氮(TN ) 内容。反射系列微分的第一份订单被执行。分析方法基于光谱位置变量从第一份订单被导出微分光谱数据。在红边的不可分的区域之间的关联上的分析( SDr ,认为是独立变量)并且 TN 内容(认为是功能)被执行,并且在在棉花变化的华盖叶子的红边和 TN 内容的不可分的区域之间的数学模型作为 Xinluzao 说出 No.6 的关联被开发。在在单个棉花的叶绿素内容和 TN 内容之间的关联上的分析在华盖与不同的水体积在灌溉下面成长离开被执行。结果证明在叶绿素内容和 TN 内容之间有重要积极关联(R = 0.8723, n = 39 ) ,并且叶绿素内容的数据能被用来在单个棉花叶子估计 TN 内容;在在在华盖的棉花叶子的红边和 TN 内容的不可分的区域变量之间的关联是重要的,他们的关联系数是 0.7394 ( n = 40 ),在作为 Xinluzao 号码 6 和号码 8 罐头说出的棉花变化的华盖叶子的 TN 内容被使用发达模型精确地估计,并且他们的 RMSE 价值分别地是 0.3859 和 0.4272 。在研究以后,有一个适用的潜力使用红边的不可分的区域变量在华盖在棉花叶子估计 TN 内容,这被考虑,并且数学模型与第三方面的区域变量发展了让高适用在在庄稼华盖导出 TN 内容珍视。认出应力由研究移动和红边的变化程度由棉花植物承受了的潮湿是可行的,这也被考虑,并且钥匙是开发相应合理识别索引系统。 SUN Li CHEN Xi WU Jianjun FENG Xianwei BAO Anming MA Yaqin WANG Dengwei关键词:光谱数据 生物量 水分胁迫下棉花冠层叶片高光谱数据生物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美国产ASD地物光谱仪,获取新疆北部地区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采用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估测棉花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对反射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应用一阶微分光谱数据,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冠层全氮(TN)含量为因变量,做相关分析与处理,构建新陆早.6号红边积分面积与冠层叶片TN含量的相关数学模型.研究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对棉花冠层单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全氮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T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23,n=39),叶绿素含量能有效的估计棉花单叶TN含量;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7394(n=40),利用构建的相关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估测棉花两个品种新陆早6号与8号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RMSE分别为0.3859和0.4272.研究认为红边积分面积变量具有预测棉花冠层全氮含量的应用潜力,研究得出利用3边面积变量构造的数学模型对反演作物冠层TN含量有较高应用价值.研究认为,红边位移现象结合红边幅度的变化的研究,用于诊断棉花水分胁迫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建立相应合理的诊断指标体系. 孙莉 陈曦 武建军 冯先伟 包安明 马亚琴 王登伟关键词:水分胁迫 棉花 冠层叶片 高光谱数据 生物量 在水分胁迫下棉花冠层叶片全氮含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005年 研究利用美国产ASD地物光谱仪,获取新疆北部地区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采用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估测棉花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对反射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应用一阶微分光谱数据,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冠层全氮(TN)含量为因变量,做相关分析与处理,构建新陆早6号红边积分面积与冠层叶片TN含量的相关数学模型。研究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对棉花冠层单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全氮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T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23,n=39),叶绿素含量能有效的估计棉花单叶TN含量;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7394(n=40),利用构建的相关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估测棉花两个品种新陆早6号与8号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RMSE分别为0.3859和0.4272。研究认为红边积分面积变量具有预测棉花冠层全氮含量的应用潜力,研究得出利用3边面积变量构造的数学模型对反演作物冠层TN含量有较高应用价值。研究认为,红边位移现象结合红边幅度的变化的研究,用于诊断棉花水分胁迫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建立相应合理的诊断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明:1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叶片的生理生化参数发生变化,冠层的生理生化参数随之发生变化;2.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的全氮含量相关性显著(R=0.8723,n=38),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估测叶片中全氮的含量;3由一阶微分光谱衍生出基于光谱"红边"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使我们认识到"红边"的变幅、形状和面积包含了各个波段的信息,这些波段综合产生的变量所构造的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参数的估计提供了预测能力;4如果棉花叶绿素含量高,说明水分充足、氮代谢旺盛,植株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红边向蓝光方向发生了位移。利用红边位移现象结合红边 孙莉 陈曦 包安明 冯先伟 张清 马亚琴 王登伟关键词:水分胁迫 棉花冠层 高光谱遥感 精准农业技术系统集成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05年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特点,结合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利用GIS、RS、GPS、ES、MS等最新技术在棉花精准种植试验区开展研究工作。跟踪国内外精准农业的最新研究发展水平,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对新疆现有的农业生产设备进行组装配套,研制、开发、集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与推广模式,进行规模化应用示范。在农田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施系统3个方面进行棉花精准种植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利用自主开发与引进的硬件平台,组装集成的配套技术体系,在棉花的精准播种、节水灌溉、变量施肥、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长势监测等产前、产中管理决策中应用,形成一套适宜新疆的先进成熟的棉花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系统,同时与变量作业机具组装配套进行示范,该成果可为新疆及其它地区棉花精准种植提供参考模式,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市场前景广阔。 孙莉 张清 陈曦 王军 包安明 张斌关键词:棉花 精准种植 系统集成 GIS支持下的农田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006年 系统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支持下,用Delphi全新的可视化编程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建立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系统。该系统既充分利用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遥感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高级功能,又兼顾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土壤养分查询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棉花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 寇金梅 郝炎炎 潘冬梅 吕新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新疆棉花精准种植技术系统集成设计 2008年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微观经营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在试验区开展的精准棉花种植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手段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从精准农业种植系统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实施系统3个技术环节入手,分析和评述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然后,结合新疆农业生产自主开发及引进的系列数字农业技术软件产品,在以往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GIS的农田资源和生产管理、土壤养分管理与变量施肥决策、农田变量灌溉决策、病虫害防治及测报等功能为一体的,适合新疆本地的精准农业技术平台,进行棉花精准种植信息系统集成软件设计与开发,可为新疆及其他地区棉花精准种植提供参考模式。 张清 周可法 陈秀万 尹小君关键词:棉花种植 精准农业 系统集成 GIS ASTER数据在棉花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兵团农一师十六团为例 被引量:14 2005年 以2001、2003、2004三年秋季的A 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相应地面实测数据,使用ERDA S软件,在几何精校正的基础上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对兵团农一师16团农耕地进行棉花种植面积提取和棉花品种(长绒棉和陆地棉)分类,结果表明:棉花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达98.21%,品种分类结果表明:长绒棉实际种植面积2 964 hm2,分类面积2 768.72 hm2,分类精度达93.97%;陆地棉实际种植面积2 375.5 hm2,分类面积2 556.74 hm2,分类精度达92.91%;上述分类结果为大面积棉花遥感估产打下了基础。 刘玫岑 李霞 蒋平安 盛建东关键词:遥感 最大似然法 棉花精准农业种植与管理系统初步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被引量:7 2004年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微观经营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以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在试验区开展的精准棉花种植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手段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从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实施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棉花精准种植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可为新疆及其它地区棉花精准种植提供参考模式。 张清 陈曦 包安明 孙莉 王军 张斌关键词:棉花种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精准农业 新疆兵团 精准种植 信息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