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259)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益李春越党廷辉王万忠张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磷素
  • 2篇磷素有效性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荧光
  • 1篇深层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土壤性质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苹果
  • 1篇微生物呼吸
  • 1篇微生物生物量
  • 1篇微生物碳
  • 1篇温度变化
  • 1篇温度敏感性
  • 1篇物量
  • 1篇洛川苹果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益
  • 3篇李春越
  • 2篇王万忠
  • 2篇党廷辉
  • 1篇张妍
  • 1篇贺茂勇
  • 1篇庞奖励
  • 1篇叶成龙
  • 1篇董吉宝
  • 1篇郝亚辉
  • 1篇郭辉
  • 1篇张浩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Pedosp...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源碳磷的加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碳磷比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设置室内培养试验,在较低养分和碳素质量分数的农田土壤中,通过加入外源的高、中、低质量分数的无机磷和碳源黑麦草基质的方式,研究不同梯度的磷素质量分数和不同培养时间序列的土壤微生物磷、微生物碳磷比的变化规律以及磷素利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低养分条件下外源无机磷的加入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不大,黑麦草的加入引起微生物碳的巨大变化,即碳素的多少对于微生物碳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低碳条件下,无机磷的加入对微生物磷的影响不大,而加入黑麦草后较高碳素质量分数下,微生物磷出现巨大变化,说明碳源多少对于微生物磷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磷具有较快的周转周期。微生物碳磷比波动比较大,加入外源物质以后,分别在第5天和第25天出现高峰,大多数在第10天前后出现低谷,也就是第10天前后微生物活性较大,微生物磷质量分数较高,磷素利用较为活跃。可见,速效磷与微生物磷和微生物碳磷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分别呈对数函数和二项式函数关系。
李春越王益Philip Brookes党廷辉王万忠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农田磷素有效性
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洛川苹果地土壤性质特征研究
2015年
果园土壤营养元素与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可反映果园土壤物质的输入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状况。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洛川县5,26,67龄苹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及土壤元素间的相关性,并对土壤养分肥力现状水平和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洛川县苹果园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在二级水平以上,满足生产要求。土壤Ca、Mg、Fe、Mn等中微量元素全量整体较高但不平衡。土壤重金属积累以26龄果园最明显。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As>Cr>Zn>Pb,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0.7,单项污染指数<1,土壤环境质量仍具备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条件。土壤As、Pb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独立,其它元素间呈显著相关。洛川果园土壤元素含量总体不平衡,应当注意各营养元素肥料的均衡施用。
李春越郝亚辉王益张妍庞奖励董吉宝贺茂勇
关键词:营养元素
云雾山草原不同深度土壤的呼吸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土壤呼吸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是预测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参数,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呼吸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围封30年的典型草地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0-10、10-20、20-30、30-40、40-50、50-60cm),在室内25和35℃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培养,探讨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呼吸及其对温度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全磷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随着培养时间和土层深度的增加,两个温度培养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呼吸累积碳释放量均显著下降(P<0.05)。然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性质均有较好的正相关,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与各土壤因子呈负相关。
张浩叶成龙王益郭辉胡水金
关键词:黄土高原深层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
pH对土壤微生物C/P比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了解pH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揭示磷素转化机理及提高磷素利用率的生物调控措施。【方法】以英国洛桑研究所长期定位试验pH梯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pH下,耕地土壤微生物碳磷比(C/P)及磷素有效性的差异。【结果】微生物C/P比与土壤pH、全碳、无机磷含量以及磷素回收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磷素回收率和微生物C/P比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全碳、全磷、C/N和微生物量磷则随pH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呼吸强度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微生物量碳和ATP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12(n=16)。【结论】pH对于磷素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C/P比可以作为土壤磷素利用的一个重要指示指标,微生物量C/P比的大小反映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磷有效性的调节作用。
李春越王益Philip Brookes党廷辉王万忠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磷素有效性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Microbial Dynamics of Pasturelands: Impacts of Grazing Intensity and Planting Systems被引量:7
2014年
Management intensity critically influences th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asture systems through modifying soil microbes, and soil carbon (C) and nutrient dynamics;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yet ir the southeastern USA.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grazing intensity and grass planting system on soil C and nitrogen (N) dynamics, and micro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in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in Goldsboro, North Carolina, USA. A split-plot experiment was initiated in 2003 on a highly sandy soil under treatments of two grass planting systems (ryegrass rotation with sorghum-sudangrass hybrid and ryegrass seeding into a perennial bermudagrass stand) at low and high grazing densities. After 4 year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s, soil total C and N contents across the 0 30 cm soil profile were 24.7% and 17.5% higher at the high than at the low grazing intensity, likely through promoting plant productivity and C allocation belowground as well as fecal and urinary inputs. Grass planting system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only at the low grazing intensity, with soil C, N, and micro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in the top 10 cm being higher under the ryegrass/bermudagrass than under the ryegrass/sorghum-sudangrass hybrid planting system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ld mitigat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high grazing intensiti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facilitate sustainability of pastureland.
WANG YiDUAN Wen-XiaC.TUS.WASHBURNCHENG LeiS.HU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