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ZD029)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华启和高金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向度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1
- 2007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本文“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究其中蕴涵的生态向度: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技术向度)、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向(发展向度)、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向度)、人类文明的生态回归(文明向度),这些都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华启和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试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治理路径——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个案被引量:17
- 2007年
-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对江西省抚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性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走出农村生态环境困境的路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大环保投入,规范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民的生态利益,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 华启和高金龙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生态环境
- 试析生态人格教育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教育的生态化发展趋势中,以张扬人追求崇高的天性、以培养人的品格为己任的高校德育应该积极寻找生长空间,开展生态人格教育,培育青年人博大的关爱情怀、神圣的生命意识、诗意的审美情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造就理性生态公民。
- 华启和高金龙
- 关键词:教育生态化和谐社会
- 探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转向
- 2007年
- 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微其中蕴涵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向、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华启和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