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06G63)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志红闫亚敏卢建王燕李忆东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气雾剂
  • 1篇雾化
  • 1篇雾化吸入
  • 1篇吸入
  • 1篇活性
  • 1篇急性肺损伤
  • 1篇肺表面
  • 1篇肺表面活性
  • 1篇肺表面活性物...
  • 1篇肺损伤
  • 1篇表面活性物质

机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宋兴磊
  • 1篇李忆东
  • 1篇王燕
  • 1篇卢建
  • 1篇闫亚敏
  • 1篇王志红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液氧合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液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 4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组和雾化PS组。颈外静脉注入油酸(0.2 ml/kg)复制ALI模型,约1 h后雾化生理盐水组和雾化PS组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和160 mg PS。实验过程中测定大鼠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频率(BR)。计算大鼠存活率。结果雾化吸入PS后,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逐渐增加,至雾化吸入4 h后,PaO2及SaO2分别增加至99.4 mmHg(1 mmHg=0.133 kPa)及98.2%,与雾化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BR自雾化吸入PS 0.5 h后即开始下降,雾化吸入PS 4 h后,BR降至100次/min,低于同时间点的雾化生理盐水组(P<0.05)。雾化PS组大鼠的存活率为100%,与雾化生理盐水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PS能明显提高ALI大鼠血液的氧合状况,改善大鼠的肺功能及提高其存活率。
闫亚敏李忆东宋兴磊王燕卢建王志红
关键词:气雾剂肺表面活性物质急性肺损伤血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