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6011)

作品数:7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潘德炉龚芳毛志华朱乾坤官文江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遥感
  • 3篇卫星遥感
  • 2篇叶绿素A浓度
  • 2篇海表
  • 2篇海表温度
  • 1篇东海海洋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遥感估算
  • 1篇水色遥感
  • 1篇卫星
  • 1篇温度误差
  • 1篇空间遥感
  • 1篇控制方法
  • 1篇海温
  • 1篇海洋初级生产...
  • 1篇海洋水色
  • 1篇海洋水色遥感
  • 1篇反演
  • 1篇反演模型
  • 1篇SEAWIF...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4篇潘德炉
  • 4篇毛志华
  • 3篇朱乾坤
  • 3篇龚芳
  • 1篇何贤强
  • 1篇黄海清
  • 1篇李炎
  • 1篇官文江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卫星遥感速报北太平洋渔场海温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渔场海温速报是开展渔情分析和确定中心渔场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面积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图,由于大洋渔场超出了陆基卫星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发展船载遥感系统是提供远洋渔场海洋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基于船载的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系统、海表温度遥感反演算法和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等内容。海温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海表温度与船测温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周平均偏差小于0.01℃,RMS平均值为0.7967℃。系统已业务试运行2年,完成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33期,取得了预期目标。
毛志华朱乾坤潘德炉龚芳
关键词:卫星遥感海表温度
卫星遥感北太平洋渔场叶绿素a浓度被引量:24
2005年
海洋叶绿素a(Chla.)含量是了解世界海洋中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基础和估算海洋生产力的基本指标,是判断水域的肥瘠程度和评价水域渔业潜在生产力的基本依据.富集浮游植物的海域是海洋食植动物的大密度存在和水产资源丰富存在的基础,许多鱼类如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群集在锋面两侧或涡旋,这些特征与营养盐供给或混合层深度变化相关.北太平洋渔场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的观测和一年四季连续的观测,是测定北太平洋渔场海洋叶绿素a的最有效方法.
毛志华朱乾坤龚芳
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卫星遥感
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前沿被引量:14
2003年
空间遥感与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和环境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连续、动态的信息需求的必要手段。海洋光学遥感在实施大范围海面瞬间信息监测、数年至几十年长序列全球海洋数据采集等方面 ,发挥了常规调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国际上发展了利用测量离水辐射率的原理 ,用现代的卫星遥感技术来实时监测海洋水色环境。 80年代以来 ,我国对该项高技术也十分重视 ,并有了长足进展。文章回顾我国近 2 0年来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 ;讨论了当前国家在海洋权益、防灾减灾、海洋资源管理和开发等方面的进一步需求 ;论述了该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导向下的前沿 ,如 :高精度分析和定量化、高频率长序列监测和业务化趋向。
潘德炉李炎
关键词:空间遥感信息技术
卫星遥感业务系统海表温度误差控制方法被引量:18
2003年
提高卫星遥感海表温度的反演精度是各种反演模型追求的目标,也是遥感系统业务化应用的关键.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晴空无云的条件下遥感海表温度的精度达到了0 5℃,但考虑到影响海表温度反演精度的多种因素,在遥感业务系统真正实现SST精度在1℃以内是非常困难的.在北太平洋渔场速报制作系统中,对遥感海表温度与船测温度误差统计显示均方根误差达到5 71℃,匹配点误差分布显示存在大量较大的负误差值,最大的为-17 2℃,遥感温度图也反映出存在片状温度低值区,这些区域很可能被错误地当作冷涡或冷锋区,严重干扰渔情分析,这些异常的温度误差很难通过海表温度反演模式和云检测技术来消除.采用一种标准海表温度参考图用于温度误差控制技术,可有效地检测温度反演异常值,将均方根值从5 71℃降低到1 75℃,如果采用2℃阈值控制计算均方根值,则海表温度精度达到0 785℃.该方法基本消除了遥感海表温度的低值现象,明显提高了遥感海表温度的精度,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北太平洋渔区的海况速报产品制作中.
毛志华朱乾坤潘德炉
关键词:卫星遥感海表温度
CMODIS资料提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算法研究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是我国“神舟”三号飞船上对地观测主载荷,是我国第一台上天的具有测量海面叶绿素a浓度能力的成像光谱仪,由于CMODIS传感器在性能指标、过境时间、轨道高度、辐射定标等方面与其他卫星海洋水色...
毛志华黄海清
关键词:SEAWIFS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
文献传递
渤、黄、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被引量:35
2005年
通过对多年的东海、黄海南部实测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环境数据的分析,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得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模型。利用从2000年1月-12月的SeaWiFS数据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辐照度数据,以及同期的NOAA数据反演得到的海表水温数据,通过该模型,提取出我国海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在东海、黄海和渤海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明显,在东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5月,最小月份为2月。而在黄海和渤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8月,最小月份为2月。在大洋区,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渤、黄、东海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及其变化情况。由于我国海区大部分是二类水体,水光学、水文特性比较复杂,叶绿素浓度等遥感产品的精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叶绿素浓度及其剖面分布估算不准,对整个模式的精度影响很大。同时由于所用的实测数据及其分布区域、时间的限制,以及没有同步数据,对该模型的结果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官文江何贤强潘德炉龚芳
关键词:海洋水色遥感海洋初级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