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4JZD0007)

作品数:2 被引量:50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少安刘明宇孙涛郭艳茹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史
  • 1篇新经济史学
  • 1篇有权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家
  • 1篇所有权
  • 1篇土地承包法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所有权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经济史
  • 1篇经济史学
  • 1篇经济史研究
  • 1篇经济学
  • 1篇经济学范式
  • 1篇经营权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篇刘明宇
  • 1篇黄少安
  • 1篇郭艳茹
  • 1篇孙涛

传媒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论新经济史学与中国传统经济史学的范式冲突与协调被引量:7
2008年
新经济史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计量经济史学和制度变迁理论两大内容。它将经济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融合历史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经济史学引入中国后,引发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史学范式与经济学范式的冲突。经济学家批评传统经济史研究墨守陈规、缺乏理论洞察力,而史学家则认为经济学家对历史的研究使历史偏离了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变成了理论的附庸。这种冲突与两个学科叙事方式的不同有关.涉及两个学科关于"历史优先"还是"逻辑优先"的不同理解,更与新经济史学与传统史学所惯用的理论工具在方法论上的区别有关,反映了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在历史现上的分歧。为促进两个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放弃成见,加强交流与沟通。史学家应该从旧理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学习使用更丰富的理论工具;经济学家也应该重视历史描述。以打破经济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实证迷信"。
郭艳茹孙涛
关键词:经济史研究经济学范式新经济史学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承包制的困境与出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经济学解释被引量:43
2008年
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农地产权安排的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及其在经济上的后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法试图在维持农地产权不清晰的状态下实现公平与效率是不可能的。政府应当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解卸土地的保障职能,还农民以土地所有权。
黄少安刘明宇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所有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