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068)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司马周陈雅娟沈妙茹谈成瑶刘红花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联句录》中李东阳交游考
- 2011年
- 李东阳作为茶陵派宗主,其身份特殊,地位显赫,生平交游颇广。对其交游群体进行逐一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李东阳的生平追求、诗学思想、文学创作及其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依据《联句录》及相关资料,将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同年进士、翰林院诸执友、其他仕宦之友、山林之士等群体分别考察,全面了解《联句录》中李东阳的交游概况。
- 司马周陈雅娟
- 明中期文坛茶陵派与吴中派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茶陵派与吴中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吴中派在文学上表现出四点地域特征:博学之风、任情之性、尚趣之乐和崇古之情。李东阳与吴中士子交往甚多,不少吴中人士在与茶陵派交往过程中,深受茶陵派诗风的影响,自觉接受了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在师法取向、诗歌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共同志趣,而人生追求的相异又使两派各有不同。通过对茶陵派与吴中派异同的研究,探讨两派在文学上的关联度。
- 司马周
- 关键词:茶陵派吴中文人
- 茶陵派与“前七子”关系考论
- 2012年
- 明弘治、正德年间,以台阁重臣为主的茶陵派和任职郎署的"前七子"相继称雄文坛,他们在明中叶诗文纠偏起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明中叶文坛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两个流派的主要干将如李东阳、杨一清、李梦阳以及何景明等,互有交往,相互酬唱,甚至还有师生之谊,两个流派的关系也并非在文坛一开始出现就陷入对立冲突的境地,而是呈现逐步恶化的演变历程。探讨两个派别的关系脉络和关系始末,不仅可以清晰考察两个派别交往的轨迹,也可以明晰两个派别关系恶化的演变过程,同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茶陵派与"前七子"在诗文影响和诗话理论继承方面的内在关联。
- 司马周陈书禄
- 关键词:前七子茶陵派考论文学流派明中叶
- 有时意匠入幽渺 力与造化争纤毫——记李东阳书法理论及其影响
- 2011年
- 李东阳不仅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和鉴赏家。在书法上他提出了"晋帖唐书饱探索"、"不主故常"、"在意不在形"三大理论,散见于他的文集中。李东阳的书法理论纠正了明前期"台阁体"书风的弊病,建立了茶陵派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论主张,同时为明中晚期书风审美取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明中晚期书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司马周刘红花
- 关键词:书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