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F201041)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丽娟延晓冬张金峰陈红高玉宏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学
  • 2篇理学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损失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松嫩平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要素
  • 1篇区划
  • 1篇热岛效应
  • 1篇自然植被
  • 1篇景观
  • 1篇景观公园
  • 1篇空间分异
  • 1篇雷暴
  • 1篇公园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张丽娟
  • 2篇延晓冬
  • 1篇马艳敏
  • 1篇高玉宏
  • 1篇陈红
  • 1篇马骏
  • 1篇张金峰
  • 1篇周东颖
  • 1篇张利
  • 1篇马俊
  • 1篇刘栋

传媒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RS的区域氧气生产量模拟--以哈尔滨市为例
2012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本研究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和氧气的原理,通过模拟植物各级生产力,估算出区域氧气生产量。利用MODIS的GPP产品,通过投影转换、影像裁切等处理,与GIS融合,采用C-FIX模型估算区域NPP、NEP,实现区域氧气生产量的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以哈尔滨市为例估算了2008年区域氧气生产量,主要结论如下:①2008年哈尔滨市生产净氧气量394423.95t,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占初始氧气生产量的30.787%,异养呼吸消耗占0.001%,初始氧气生产量越多,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和异养呼吸消耗也多;②哈尔滨市处于高寒地带,2-12月氧气生产量基本趋近于0,夏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③哈尔滨市各月及全年以阿城区氧气产量最多,呼兰区、松北区次之,主城区即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及平房区最低。本研究采用RS、GIS等技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实现了区域氧气生产日、月、年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变化,为区域氧气生产量的估算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和评价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依据。
张丽娟马俊延晓冬刘栋张利
黑龙江省百年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以黑龙江省1900和2009年自然植被分布为基础,运用C-FIX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依据碳氧平衡方法,比较1900年和2009年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百年来自然植被生产的氧气量呈减少趋势,减少37.8%。②百年来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西南部及三江平原西部降低明显。③百年来黑龙江省各行政区及县域氧气生产量均为减少趋势,平均减少50%。减少最多的是哈尔滨市,以西部及西南部最显著。④人类活动导致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是导致氧气生产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张丽娟姜春艳马骏延晓冬张安康姜篮齐
松嫩平原百年(1901—2000)气候要素空间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100 a的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气候要素资料,采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松嫩平原百年(1901—2000)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着重分析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 a里,松嫩平原有明显的变暖变湿趋势。1)气温有普遍上升趋势,各地升温幅度在1.46~1.86℃,其中北部地区增温幅度小,西、东、南部边缘地区增温幅度较大;四季升温幅度最大的是冬季,其次为春季。2)降水普遍增多,增长幅度在11~114 mm,并呈现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四季降水增加最多的是秋季,其次为冬季,夏季基本稳定,春季降水则有小幅减少。3)水汽压普遍增大,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四季水汽压均有所增加,最明显的为冬季,其次为春季。
马艳敏张丽娟马骏初征
关键词:地理学气候要素松嫩平原
城市景观公园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被引量:31
2011年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 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总面积相等的多个小公园的降温效应。
周东颖张丽娟张利范怀欣刘栋
关键词:热岛效应城市公园
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黑龙江省2001-2005年78个气象站的雷暴资料,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AHP决策分析法首次对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与GIS技术耦合进行了雷暴灾害损失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暴灾害高损失风险区分布在哈尔滨、绥化及双鸭山的市区,危险性和暴露性因子为主导因子;中等损失风险区集中在哈尔滨以及绥化所辖的大部分县市,还有牡丹江、鸡西、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县市,以及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和讷河县等地;轻、低损失风险区分布在齐齐哈尔、黑河的大部分县市及东部平原地区。
张丽娟陈红张金峰高玉宏
关键词:雷暴区划层次分析法
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估算及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MODIS数据产品为数据源,采用ERDAS和GIS等软件,在运用C-FIX模型估算绿色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基础上,以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氧质量比为理论依据,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实现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氧气净生产量估算及空间分布和差异性的分析。分析了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氧气净生产量、变化量以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净氧气产量分别为3.907×108t、3.562×108t和3.241×108t,2010年总氧气净生产量比2000年减少6.662×107t,年均减少率为1.71%;黑龙江省氧气净生产量空间分布以东南部、西北部、中部偏北地区及三江平原的东北部为高值区,西南部为低值区;不同土地类型的氧气净生产量差异显著,产氧量从高到低为林地、湿地、草地、旱地、其他;黑龙江省氧气净生产量在2000—2010年间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逐渐增大,净氧气量减少主要是因为植被覆盖率减少所致。从行政区的划分来看,哈尔滨、伊春等地区植被退化明显,同时,这些地区氧气产量减少也最为严重,其余地区的植被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黑龙江省中部、东南部和西部2000—2010年间净氧气产量变化率较大,减少率普遍在20%以上,其中,小兴安岭地区净氧气产量减少最为严重,减少率超过40%,而东北部和北部变化相对较小。
马骏张丽娟周东颖马艳敏
关键词:地理学空间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