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7031001-2)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孙玉刘少翔闫贵云郭庆孙善澄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冬性
  • 1篇选育
  • 1篇羊草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硬粒
  • 1篇硬粒小麦
  • 1篇山羊草
  • 1篇饲粮兼用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加倍
  • 1篇六倍体
  • 1篇六倍体小麦
  • 1篇兼用
  • 1篇黑小麦
  • 1篇倍体
  • 1篇粗山羊草

机构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闫贵云
  • 2篇刘少翔
  • 2篇孙玉
  • 1篇左静静
  • 1篇冯瑞云
  • 1篇牛瑜琦
  • 1篇孙善澄
  • 1篇郭庆

传媒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营养饲粮兼用全黑小麦的选育被引量:8
2009年
把野生二粒小麦的黑壳、黑芒和茎叶紫色基因导入黑粒普通小麦中,育成植株茎叶紫色、黑粒、黑壳、黑芒的2个冬性全黑小麦。全黑冬05-7263粗蛋白、硒、锌、铁、钙、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晋麦67号高16.65%,460%,39.78%,236.57%,43.14%,21.96%;全黑冬06-4210粗蛋白含量高达24.1%,粗蛋白、硒、锌、铁、钙、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晋麦67号高46.42%,460%,52.40%,89.68%,31.37%,47.71%。这表明导入野生二粒小麦的黑壳、黑芒等黑色基因可较显著地提高黑粒小麦的营养成分。
孙玉孙善澄刘少翔闫贵云郭庆
关键词:营养成分
人工合成冬性六倍体小麦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冬性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2n=28,AABB)为母本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2n=14,DD)杂交,得到的单倍体幼胚(n=21,ABD)经组织培养拯救,获得的幼苗经染色体加倍而成为合成小麦(AABBDD)。从中鉴定、筛选出冬性的合成小麦。幼胚仅在1/2 MS培养基上培养,成苗率为75.81%;根据幼胚的发育状态,将发育较完善的幼胚直接接种在1/2 MS培养基上,将发育不良的幼胚先接种于1/2 MS+2 mg/L 2,4-D培养基上进一步养育幼胚,之后视幼胚发育状况再将其转入1/2 MS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此方法的成苗率为92.44%,较前者的成苗率提高了16.63%。染色体加倍在冬季塑膜拱棚内用0.05%秋水仙素进行半根法处理,较容易获得健壮苗,并且分蘖多。
闫贵云孙玉左静静牛瑜琦冯瑞云霍利光刘少翔
关键词:硬粒小麦粗山羊草染色体加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