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7020)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伟张德文王巍巍孙运涛王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导电
  • 1篇电源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线圈
  • 1篇局部放电
  • 1篇局部放电信号
  • 1篇放电
  • 1篇放电信号
  • 1篇半导电层

机构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篇孙运涛
  • 1篇王巍巍
  • 1篇张德文
  • 1篇高超飞
  • 1篇王赞
  • 1篇喻岩珑
  • 1篇隋恒
  • 1篇王伟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网与清洁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输电线高电位取能电源的研制被引量:18
2010年
为解决输电线路高压侧在线监测系统的供电问题,研制了一种新的取能线圈。为取能线圈引入气隙磁阻,并通过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实现对取能线圈的结构、铁心材料、绕组匝数、气隙长度等参数的合理匹配。基于此取能线圈研制的电源经整体测试表明,能在输电导线电流在90-990A变化范围内安全工作,同时输出2.5-6.1W的功率,性能稳定。
王赞纵飞王伟高超飞隋恒喻岩珑
110kV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的频变模型及局放仿真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点,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在高压和超高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局部放电检测是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有效的方法,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的局部放电信号存在复杂的互扰问题,给实际带电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必要分析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局部放电的传播特性。研究表明,半导电层对局部放电信号的高频分量有着严重的衰减和色散作用,基于Blackburn等学者提出的改进型电缆模型的原理,经过适当调整参数,建立了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系统的J-Marti频变模型,并对该系统中局部放电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局部放电信号在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的传播规律。
王伟王永亮刘冲李应利张德文孙运涛王巍巍
关键词:半导电层局部放电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