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3SJB790007)
- 作品数:5 被引量:260H指数:4
- 相关作者:沈正平简晓彬蒋涛刘海军施同兵更多>>
- 相关机构:淮海发展研究院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北县域为例被引量:15
- 2005年
-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其境内客观上存在着南高、北低的经济梯度差距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本文在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成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苏北振兴的若干对策;同时,通过该案例研究,从理论与战略层面上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可远沈正平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被引量:200
- 2004年
-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 沈正平刘海军蒋涛
-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政府职能劳动分工
- 江浙两省城市群(带)的空间格局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江苏、浙江两省均为中国沿海发达省份,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城市群(带)空间结构比较分析入手,概括了江浙两省城镇发展和城市群(带)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省城市群(带)整合优化的主要思路:构建组团式城市群,推进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强化沿海、沿江城市带建设,形成"一体两翼"的体系架构;加快培育苏北、浙西城市群(带),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 沈正平马晓冬
- 关键词:空间结构江浙长江三角洲
- 产业地域联动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探讨被引量:39
- 2007年
- 产业地域联动对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文章在阐述产业地域联动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测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以苏北、苏中、苏南为代表,定量分析了近年来三大区域产业联动的实际状况,据此提出了加快产业地域联动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
- 资源型城市产业重构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一种重要城市模式——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或枯竭可能停滞甚至衰落。资源型城市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产业重构问题,能否搞好产业重构关系到此类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兴衰存亡。徐州市贾汪区作为徐州市一个特殊的区,其产业重构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 刘宁宁简晓彬沈正平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