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2006QN022)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刘珺耿武军唐红丽谷志飞虞慧畅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应激反应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拔管
  • 1篇全麻
  • 1篇全麻围拔管期
  • 1篇腺癌
  • 1篇经皮穴位电刺...
  • 1篇改良根治术
  • 1篇拔管
  • 1篇拔管期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篇王均炉
  • 1篇虞慧畅
  • 1篇谷志飞
  • 1篇唐红丽
  • 1篇耿武军
  • 1篇刘珺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处理对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乳房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入院次序编号,凡偶数组为治疗组,奇数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行全麻前电针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20min,术中刺激双侧合谷、内关、尺泽、列缺,于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刺激尺泽、列缺,开始刺激气舍、水突穴。观察围拔管期心率、血压及血中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气道反应。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麻醉方法两组相同。结果两组在拔管后心率、血压、血浆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浓度均较本组手术结束时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围拔管期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皮质醇浓度、心率、血压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道不良反应也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全麻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减轻呼吸道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虞慧畅耿武军唐红丽谷志飞刘珺王均炉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气管拔管应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