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213)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国超郑丙沛谭元敏唐培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楚纪南故城遗址区内居民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实证调研的结果表明,楚纪南故城遗址区内居民行为具有对遗址保护政策存在抵触情绪、遗产保护意识和知识薄弱、参与遗址保护度较低等三个特征。遗产管理体制不畅、遗址保护政策的限制、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是影响居民行为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护楚纪南故城遗址,建议采取建立楚纪南故城大遗址保护特区、对遗址区内居民保护行为进行补贴、对遗址区内居民破坏行为进行惩治等对策。
- 张国超
- 关键词:遗址
- 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国内学界目前对公众参与文保行为研究较为薄弱。实证调查的结论表明,我国公众参与文保的程度较低,以情感性参与为主。文保行为是内在的文保态度和外在的社会情境双重作用的结果。促进公众积极参与文保,可以从加大文化社会教育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文保制度建设、拓展公众参与文保渠道三个方面构建对策。
- 张国超
- 关键词: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 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非营利性组织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能通过一定的途径发挥独特的功能。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中的非营利性组织存在着一定问题,实现与政府互动是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 张国超
-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公众参与
- 楚纪南故城遗址区内居民文保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 2013年
- 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或者潜在的文化遗产问题.协调人类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保)。
- 唐培郑丙沛张国超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遗址遗产问题
- 楚纪南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 2013年
- 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大遗址保护实践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楚纪南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当前楚纪南故城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现实选择。按照规划,楚纪南故城国家考古遗址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未来的建设中,楚纪南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注意五个方面:选择适宜的建设模式;准确把握建设定位;持续开展考古与保护研究;避免贪多求快;采用特许经营制度。
- 张国超谭元敏
-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我国公众参与文保行为选择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公众参与文保的程度还停留在较浅层次上,根本的原因在于相关制度的制约导致公众参与文保的成本较高,而预期收益较低。促进我国公众积极参与文保,需要建立公众参与文保的知情机制、表达机制、诉讼机制和激励机制。
- 张国超
- 关键词: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能力测评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的视角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构建了我国文保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文保能力进行了测评,并计算了公众与政府文保能力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我国文保能力总体处于极度失调衰退状态,公众文保能力滞后于政府文保能力,二者发展较差且失衡。我国应在协调均衡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政府有限主导,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文保能力建设。
- 张国超唐培
- 关键词:耦合度公众参与
- 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1
- 2012年
- 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集中在民间组织引领方向、完善的法律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税费政策激励、参与活动灵活多样等几个方面。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参与动力和技能不足、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参与成本高、渠道不畅等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提高参与内驱力、加大法律制度供给、降低参与成本、拓展参与渠道等方面构建对策。
- 张国超
- 关键词: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民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