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FJL011)
- 作品数:19 被引量:460H指数:12
- 相关作者:孙晓华王昀郑辉郭玉娇秦川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产业的比较及借鉴被引量:29
- 2012年
- 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影响着上下游企业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对于协调与处理产业链上的纵向关系,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考察,以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产业为例比较分析了三种共生关系的特征,讨论了不同共生关系下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即科层式治理适用于寄生共生关系,领导-市场型治理符合偏利共生关系,模块-关系型治理则有利于互惠共生关系。进而,根据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选择思路。
- 孙晓华秦川
- 关键词:共生理论产业链
- 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被引量:28
- 2013年
- 地区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是影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外经济一体化对地区专业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不显著,地方保护主义则会阻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 孙晓华郭玉娇周玲玲
-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经济产业同构贸易壁垒
- 企业所有制与技术创新效率被引量:40
- 2013年
- 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从所有制差异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基于CCR模型的年度分析表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高于内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冗余。通过Malmquist指数的跨期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动指数均大于1,体现了较强的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变动指数相对较低,说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速度有所减缓。
- 孙晓华王昀
- 关键词:企业所有制技术创新效率CCR模型MALMQUIST指数
- 技术溢出、研发投资与社会福利效应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以AJ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纳入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的三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根据逆向归纳法求得的均衡解考察了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和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除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投资总是随着垂直溢出的上升而增加;在混合与水平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垂直溢出的社会福利效应并不确定;在不合作与垂直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对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不确定,而垂直溢出对社会福利具有正效应。
- 孙晓华郑辉
- 关键词:社会福利
- 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溢出渠道的实证检验被引量:60
- 2012年
-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产业间、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R&D溢出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行业自身R&D投资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ATFP法得到的生产率数值存在明显的偏误,而LP和DEA法的测算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能够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 孙晓华王昀郑辉
- 关键词:R&D溢出全要素生产率LP投入产出法
- R&D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0
- 2014年
- R&D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R&D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会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在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测算了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以更为全面地考察研发投资的作用,进而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结果发现:在资源加工业和机械电子业中,R&D投资和产业间R&D溢出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的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轻纺制造业来说,R&D投资并没有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的R&D溢出却都有助于其生产率改善。
- 孙晓华王昀郑辉
- 关键词:R&D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法
- 技术进步与企业纵向边界——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
- 2011年
- 技术进步是企业纵向边界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技术进步影响企业纵向边界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企业纵向边界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技术进步速度越快,企业越倾向于专业化生产从而缩小纵向边界;同时,较分散的市场结构促使企业采取一体化战略,资产负债率对纵向边界存在负效应,而产权结构和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并不显著。
- 孙晓华王昀
- 关键词:技术进步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
-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及比较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产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方法的比较,选择投入产出法对产业研发活动的总受益者效应、总贡献者效应和产业间溢出效应加以度量,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系数和R&D经费支出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间的R&D溢出效应,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横向对比看,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间受益者效应较为明显,机械电子业对其他产业贡献较大;在时序特征上,各制造业间的溢出效应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具有一定稳定性。上述结论有望为政府优化科研经费投向,动态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 孙晓华郑辉
- 关键词:投入产出法R&D溢出制造业
- 产业集聚提高了城市生产率吗?——城市规模视角下的门限回归分析被引量:55
- 2013年
- 产业集聚是提高城市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专业化和多样化则是集聚模式的两种选择。文章以城市规模作为门限变量,利用门限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城市规模区间内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城市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化集聚对中小规模城市的生产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较大规模的城市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多样化集聚与小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显著负相关,与中等规模城市的生产率不相关,但对较大规模城市的生产率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政策含义为,中小规模城市应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重点产业,依靠专业化实现城市之间更为合理的分工协作;较大规模城市则需鼓励多种产业共同推进,通过多样化集聚改善城市生产率。
- 孙晓华郭玉娇
- 关键词:门限回归
- 买方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实证检验被引量:32
- 2011年
-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 孙晓华郑辉
- 关键词:买方势力资产专用性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