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09B04)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余春梅王道文杨艳萍丁胜杰魏贺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普通小麦中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TaDHAR)基因的克隆与生化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六倍体普通小麦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TaDHAR)基因的cDNA克隆。器官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这两个TaDHAR基因(暂时命名为TaDHAR1和TaDHAR2)在小麦根、茎、叶、幼穗以及开花后10d、20d和30d的种子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原生质体表达实验表明,两个基因的产物均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在细菌中表达并提纯了两个基因的重组蛋白。体外生化测定表明两个重组蛋白均具有将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成抗坏血酸的能力,其最适pH为7.5,在37oC时的活性比25oC高,但25oC条件下pH6.0和7.0时,两个DHAR蛋白的活性显著不同。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揭示TaDHAR基因在小麦抗坏血酸代谢中的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 余春梅杨艳萍刘鑫燕周蓉华梁魏贺丁胜杰王道文
- 关键词:普通小麦抗坏血酸酶活
- 我国南部麦区小麦硬度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
- 2010年
- 籽粒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直接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决定籽粒硬度的蛋白是分子量为15kD的Friabilin蛋白,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主要成分是两种富含色氨酸(Trp)的蛋白质Puroindoline a和Puroindoline b(Pi-na和Pinb),分别由位于5DS染色体Hardness(Ha)位点的基因Pina和Pinb编码。本研究选取了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麦区南部、西南麦区和南方冬麦区104份小麦品种,分别用Pina和Pinb特异的引物通过PCR分子检测基因的有无和长度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4种小麦中,有6个品种无Pina目标条带,7个品种无Pinb条带,12个品种既无Pi-na也无Pinb,属于双缺失类型。本实验条件下,无论Pina还是Pinb,PCR产物长度均无明显变化。推测,大多数硬质小麦均是由Pina或Pinb基因的单核苷酸变化、较小的插入或缺失突变引起的。本研究为进一步筛查Pina和Pinb基因突变奠定了基础。
- 余春梅蒲佳春孙梅芳
- 关键词:小麦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