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114)
- 作品数:1 被引量:24H指数:1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及微量核磁共振技术对2',3',5'-三氧乙酰基-N6-(3-羟苯胺)腺苷在大鼠体内尿液中的代谢物进行结构解析
- <正>2'''',3'''',5''''-三氧乙酰-N6-(3-羟苯胺)腺苷(图1)是一种新型的腺苷类似物,体内外实验证明其具有显著的调血脂活性[1]。本实验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及微量核磁共振(m...
- 苗朝霞靳香菊靳孟霞渠凯朱海波王映红
- 文献传递
- 高效液相色谱与核磁共振波谱在复杂生物混合物体系代谢物鉴定中的应用
- <正>基于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可直接测定生物体液及组织等样本中多种代谢物,但是,一些微量代谢物因浓度低于NMR检测限或者信号被遮挡,而无法被准确鉴定。然而,一些微量代谢物却被认为与特定的疾病高度相关[1]。因此,微...
- 苗朝霞刘洪月郭维王映红
- 文献传递
- 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NMR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4
- 2013年
- 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法,动态观察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代谢轮廓的改变,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演进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运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收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造模时间的推进,金黄地鼠血浆代谢轮廓呈现动态演变,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不仅其脂质代谢发生了紊乱,而且还伴随着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紊乱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出现。该研究加深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认识,说明代谢组学是研究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 江春迎杨康敏杨柳苗朝霞王映红朱海波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金黄地鼠代谢组学核磁共振
- 采用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动态监控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血浆、尿液以及肝脏提取物代谢轮廓的变化
- <正>代谢组学的最高目标是要实现所有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其分析方法也一直朝着全面定量努力。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和传统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选取脂代谢与人类相似的金黄地鼠作为模型动物,对其动脉粥样硬化(Ath...
- 江春迎杨康敏王映红朱海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