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MZ019)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凤强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元明清时期藏族史书编纂与多民族共同体认识的形成被引量:1
- 2016年
- 元代西藏纳入中央管辖后,汉藏交往密切,汉蒙藏一体的意识逐渐形成,这对藏族史书编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元代以后藏族史书记载区域拓宽,地理大一统观念强烈,对中央政权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内容增多,这些内容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汉藏蒙一体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构成了藏族史书独具特色的编纂方式。
- 刘凤强
- 关键词:元明清时期民族共同体
- 国内藏族史学史研究述评
- 2017年
- 藏族史学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藏族史学史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个案论述上,理论总结相对较少,缺乏学术争鸣,对藏文史书挖掘也不够,凡此等等都是我们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之处。
- 刘凤强
- 关键词:藏族史学史
- 《拔协》版本及相关问题考述被引量:3
- 2018年
- 《拔协》是藏族史学史上重要作品,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版本,各版本成书时间不一,在名称、形式与内容上有较大差异,通过梳理《拔协》不同版本的内容及价值,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拔协》书写的过程,也是藏族史学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映了从吐蕃到分裂时期藏族史学的发展历程。
- 刘凤强
- 关键词:藏族史学
- 从敦煌文献看礼在吐蕃文化中的地位
- 2015年
- 礼作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吐蕃时期得到了重视,从现存敦煌吐蕃文献来看,礼既是统治者统治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丧葬之礼在文献中频繁出现,记述非常详细,反映出吐蕃时期礼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 刘凤强
- 关键词:文化
- 藏族古代史书编纂理论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古代藏族史学家在撰写史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史书编纂理论。虽然历史上没有出现一部专门的史学理论著作,但从大量史书零散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史书编纂的一些原则:一是高度重视史书编纂的意义;二是作者要知识渊博,有能力承担编写任务;三是重视史料,既要广泛搜集史料,也要善于甄别史料;四是遵守述而不作的撰写方法;五是撰写态度要端正,在不违背佛经的前提下,要实事求是,不能有意歪曲历史;六是注重史书的社会功能,通过史书编纂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 刘凤强
- 关键词:藏族史书编纂理论
-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春秋笔法”被引量:6
- 2014年
- 吐蕃时期,藏族史书为了神化王权,彰显赞普的地位,在某些词汇运用上,严格区分等级,在史料取舍与编排上,惩恶扬善,塑造德政形象,这种编纂方法明显具有汉族史书"春秋笔法"的特征,反映出吐蕃时期藏族史书的编纂深受内地的影响,史学与社会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刘凤强
- 关键词:历史文书春秋笔法
- 从《拔协》词汇运用看分裂时期藏族史学的裂变被引量:1
- 2016年
- 词汇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反映,随着文化的变迁,其含意也不断发生变化。《拔协》作为分裂时期藏族著名史籍,在词汇的运用上较之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看出《拔协》的撰写推翻了吐蕃时期包含王权统治理论的历史书写模式,改变了王权独尊的地位,同时,大大提升了僧人的历史地位,王权与佛教并重,这也为后来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历史书写的基础。
- 刘凤强
- 关键词:词汇裂变藏族史学
- 从政治到宗教:“仲”(sgrung)与“德乌”(Idevu)的功能及演变
- 2016年
- 仲与德乌是藏族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初仲与德乌是苯教徒宣传宗教的一种方式,后苯教成为吐蕃统治者护持王政的重要手段,在构建赞普统治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裂时期,佛教徒利用仲来推动佛教发展,将德乌的内容与意义做了重新界定,二者不再具有吐蕃时期的政治功能。
- 刘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