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133919N2000)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春华张俊平杨惠萍蒋凤英何锡忠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副黏病毒
  • 4篇病毒
  • 2篇I
  • 1篇疫苗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试验
  • 1篇灭活
  • 1篇灭活疫苗
  • 1篇活疫苗
  • 1篇攻毒
  • 1篇保护率
  • 1篇S-1
  • 1篇纯化

机构

  • 4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佳牧生物...

作者

  • 4篇杨惠萍
  • 4篇张俊平
  • 4篇李春华
  • 2篇何锡忠
  • 2篇蒋凤英
  • 1篇倪建平
  • 1篇周震祥

传媒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纯化及其检验
2016年
在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分离鉴定试验确定为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的基础上,对该病毒株进行了蚀斑纯化,获得了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纯化毒株,并对纯化株传代后进行无菌检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病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该纯化毒株纯净、有血凝性和血凝抑制性,病毒含量为10^(8.5)ELD_(50)/0.1 mL,初步判定纯化的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可作为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效力试验攻毒毒株。
张俊平蒋凤英杨惠萍李春华倪建平赵本进何锡忠
关键词:纯化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田间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后180 d对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川沙株的攻毒保护率在90%以上。试验效果证明,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安全有效。
周震祥张俊平何锡忠李春华杨惠萍蒋凤英倪建平
关键词:田间试验保护率
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SPF鸡胚培养法从上海川沙某具有典型新城疫症状和病理变化的高死亡率发病鸽场的死亡鸽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E5代尿囊液进行病原学鉴定、RT-PCR鉴定、理化特性测定、致病指数、病毒血清学试验及鸽体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具有血凝性,且血凝特性可被新城疫病毒参考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病毒、禽流感病毒(H5、H9和H7)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对氯仿、乙醚和酸敏感;致病指数分别为:最小致死量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55.2 h,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为1.8,6周龄雏鸡静脉致病指数为2.39。经鉴定,该分离毒株为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将其命名为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
张俊平杨惠萍蒋凤英倪建平张春玲李春华
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攻毒剂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对低抗体鸽有致死作用,最小致死量为102.5 ELD50。因此,为了确保攻毒效果,在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中规定:以1 000倍的最小致死量(即105.5 ELD50)作为疫苗免疫效力检验的攻毒剂量。
张俊平杨惠萍蒋凤英倪建平李春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