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090601)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于韶梅高年发张颖段强宋磊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短乳杆菌
  • 2篇乳杆菌
  • 1篇选育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突变株
  • 1篇脱羧酶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谷氨酸
  • 1篇谷氨酸脱羧酶
  • 1篇Γ-氨基丁酸
  • 1篇氨基丁酸
  • 1篇氨酸

机构

  • 2篇天津职业大学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段强
  • 2篇张颖
  • 2篇高年发
  • 2篇于韶梅
  • 1篇宋磊

传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破壁方法对短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2011年
采用不同的破壁方法提取短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GAD),研究破壁方法对所得GA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破壁有利于菌体释放胞内谷氨酸脱羧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破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0 W,工作时间20 min,工作/间歇时间比5 s/10 s。
张颖高年发段强于韶梅
关键词:短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
N^+离子诱变选育高产γ-氨基丁酸突变株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N+注入处理对γ-氨基丁酸产生菌Lactobacillus brevis TCCC13007进行诱变,离子注入剂量0~2.0×1014cm-2,菌株的存活率呈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鞍脊出现在8×1012cm-2~4×1013cm-2范围内,菌体存活率在15%~25%,总突变率20%~30%。考虑存活率,总突变率,正突变率等因素,选择离子注入能量30keV,最佳注入剂量4×1013cm-2,获得一支优良菌株Lactobacillus brevis S2,γ-氨基丁酸生产能力提高了31%,经过Design-Expert优化发酵培养基,产量达到35g/L,多次传代培养,遗传性状稳定良好,表明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应用于乳酸菌菌种的选育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突变株。
张颖高年发宋磊段强于韶梅
关键词:短乳杆菌诱变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