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70202)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孙立广刘晓东姜珊徐利强孙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沉积物
  • 3篇湖泊
  • 2篇湖泊沉积
  • 2篇湖泊沉积物
  • 2篇环境意义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色素
  • 1篇生产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生物硅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污染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刘晓东
  • 5篇孙立广
  • 3篇徐利强
  • 3篇姜珊
  • 1篇刘文齐
  • 1篇姜珊
  • 1篇孙静
  • 1篇刘楠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过去200年Hg污染记录及来源被引量:4
2010年
自工业革命以来,Hg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研究选取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富含苔藓植物残体的沉积剖面S2,对沉积样品进行Hg含量分析,结合210Pb-137Cs年代测定以及Hg沉降通量的计算,恢复了最近200年新奥尔松地区Hg的变化趋势,并重点探讨了工业革命以来引起S2剖面Hg沉积通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工业革命以来,Hg含量明显上升,表层样品中Hg含量最高约为180 ng.g-1,人类污染Hg占总Hg的比例由30%上升至表层的90%,人为源Hg的输入已成为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总Hg的主要来源.最近200年,Hg沉积通量为8~20μg.(m2.a)-1,并呈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1800年、1880年和1970年左右.对比研究区煤炭生产量、全球Hg产量和S2剖面沉积通量记录的变化,表明当地Hg的输入主要来源于远距离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作用,本地煤矿的开采和关闭可能对当地Hg沉积通量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新奥尔松地区的Hg污染程度与瑞典、加拿大等环北极地区相当,高于格陵兰地区,但仍明显低于美国、俄罗斯等工业化较高的国家.
姜珊刘晓东刘楠孙立广
关键词:沉积物HG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湖泊沉积物色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大量的古气候资料和现代器测数据表明,最近100年来北极气候经历了明显的变暖过程,这必然会对脆弱的极地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以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湖泊沉积柱样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种色素(叶绿素及其衍生物CD、总胡萝卜素TC、蓝藻叶黄素Myx和颤藻黄素Osc)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他物化指标如碳酸钙含量、TOC等,从历史演化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新奥尔松地区最近100年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对寒冷的小冰期,气候对湖泊中藻类的生长不利,湖泊生产力下降,沉积物中色素含量出现低值,生物硅含量降低;表层5cm(对应约1890AD)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各色素含量均明显增加,表明小冰期后气温上升,导致湖泊藻类生长迅速,湖泊生产力大大提高,但此时生物硅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他藻类的竞争生长有关。最近100年,沉积物中Osc/Myx比值不断降低,表明该湖泊中蓝藻含量不断上升,暗示北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导致湖泊营养水平增加。
姜珊刘晓东徐利强孙立广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色素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生物硅在东南极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对南极中山站区的莫愁湖和大明湖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物硅在重建东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量保存较好的硅藻出现在东南极淡水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在深度剖面上表现出显著波动,与有机质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具有一致的垂向变化趋势,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意义。当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出现低值时,指示该时期湖藻生产量减少、湖泊初级生产力降低,反之则代表湖泊生产力相对较高的时期。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在湖泊生态系统相对简单,湖区周围主要为裸露基岩的东南极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变化能有效指示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是研究东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的理想替代性指标。
姜珊刘晓东徐利强孙立广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硅初级生产力
反射光谱技术:研究南极企鹅古生态演化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为探求快速、廉价、无损和同步的光谱技术在南极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可能性,本文利用南极阿德雷岛的四根企鹅粪土沉积柱样品的反射光谱,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回归两种数学运算方法,建立了反射光谱数据与企鹅粪九种标型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南极企鹅粪土沉积物光谱数据的古生态意义。结果表明:南极粪土沉积样品反射率光谱与企鹅粪九种标型元素(P、Ca、Cu、F、Ba、S、Zn、Sr、Se)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都达到了0.9以上,在深度剖面上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趋势;南极粪土沉积物光谱数据包含有明确的古生态变化信息,可利用主成分分析快速恢复历史时期企鹅数量演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在偏远的南极地区开展古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方法和技术途径。
孙静刘晓东孙立广刘文齐
关键词:反射光谱主成分分析古生态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物理化学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是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及全球变化研究等国际气候环境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对一根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湖泊中的H2沉积柱18种元素
姜珊刘晓东徐利强孙立广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湖泊沉积物环境意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