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09)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倪喜军孟津王元青李传夔毕顺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英文
  • 1篇新证据
  • 1篇亚科
  • 1篇生物地理
  • 1篇始新世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迁徙
  • 1篇中新世
  • 1篇中中新世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北...
  • 1篇古新世
  • 1篇北缘
  • 1篇哺乳
  • 1篇哺乳纲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2篇孟津
  • 2篇倪喜军
  • 1篇吴文裕
  • 1篇李传夔
  • 1篇王元青
  • 1篇叶捷
  • 1篇毕顺东

传媒

  • 2篇古脊椎动物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蒙古苏崩地点的古新世软食中兽(哺乳纲,中兽目):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东方伊甸园”扩散模式的新证据(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记述了发现于内蒙古苏崩晚古新世格沙头期的中兽类软食中兽Hapalodectes属的一个新种。这是软食中兽在中国古新世地层中的首次发现,也是亚洲格沙头期的第二种软食中兽。已有的系统学和生物地层学证据支持软食中兽属和软食中兽科(Hapalodectidae)亚洲起源的观点。软食中兽显然是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期间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北美大陆的,因而符合"东方伊甸园"学说中的生物地理格局。软食中兽有限的(即非欧洲的)地理分布使得我们可以重建该属生物地理学历史。如同软食中兽一样的"东方伊甸园"式的扩散模式,可以看作是大的环境变化事件导致多个支系产生相似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扩散机制。严格地检查了所谓的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上或其附近的与"东方伊甸园"模式相矛盾的大陆间哺乳动物扩散事例,结果发现这些例子都是不可靠的。"东方伊甸园"生物地理学说充分解释了PETM时期哺乳动物群更替以及劳亚古陆哺乳动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
毕丛山王元青孟津倪喜军Daniel L.GEBO李传夔
关键词:古新世始新世生物地理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早期的原圆齿鼠(Promylagaulinae,Mylagaulidae)(英文)
2013年
1988年吴文裕描述了产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点哈拉玛盖组下部层位的一枚圆齿鼠的P4,定名为Sinomylagaulushalamagaiens&。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又在铁尔斯哈巴合的哈拉玛盖组下部层位中采集到两枚p4。1988年的研究工作仅依据一枚上前臼齿(P4),标本的稀缺决定了当时研究成果的局限陛。新材料无疑为认识新疆的圆齿鼠类提供了新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将新旧材料一起进行研究。
吴文裕倪喜军叶捷孟津毕顺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北缘气候迁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