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624010)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梧桐刘睿吴杰连黄春洪孔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蛇毒
  • 2篇蝮蛇毒
  • 2篇尖吻蝮
  • 2篇尖吻蝮蛇
  • 2篇尖吻蝮蛇毒
  • 1篇电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英文
  • 1篇色谱
  • 1篇色谱研究
  • 1篇双向电泳
  • 1篇素组
  • 1篇文库构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相色谱
  • 1篇小鼠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吴梧桐
  • 2篇孔毅
  • 2篇黄春洪
  • 2篇叶波平
  • 2篇刘睿
  • 2篇赵艳景
  • 2篇王旻
  • 2篇吴杰连
  • 2篇王颖
  • 1篇冯颖
  • 1篇胡亚楠

传媒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尖吻蝮蛇毒素组双向电泳和二维液相色谱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初步研究尖吻蝮蛇蛇毒的蛋白质组分及其活性。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和二维色谱(IEX+HPLC)分析尖吻蝮蛇蛇毒蛋白质组,并制备分离样品研究蛇毒中酶和毒素活性。结果:双向电泳分离检测得到128种蛋白质,其中24种蛋白质丰度较高,73种为酸性蛋白质,20种为碱性蛋白质。二维色谱展现58种蛋白质,其中26种蛋白质丰度较高。初步活性研究表明,尖吻蝮蛇蛇毒蛋白质多数属于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A2家族,部分蛋白质可能属于去整合素家族。结论:双向电泳和二维色谱相互结合,有效分析了尖吻蝮蛇毒的蛋白质组成和生物活性。
黄春洪孔毅吴杰连刘睿吴梧桐
关键词:双向电泳二维液相色谱尖吻蝮蛇
尖吻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蛋白的纯化和性质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离纯化尖吻蝮蛇毒中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蛋白agacutegrin,并研究其生化性质。方法:依次用Uno Q、UnoS离子交换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单一组分agacutegrin,用比浊法和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用电泳和Edman降解法测定了agacutegrin相对分子质量和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和结论:Agacutegrin为碱性蛋白,pI为8.04,SDS-PAGE方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59kDa。Agacutegrin体外具有抗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IC50分别为153.1nmol·L^-1和214.4nmol·L^-1。此外,agacutegrin还具有较广泛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ID50为18~35μg·mL^-1。Agacutegrin与蛇毒中的C-型凝集素类似蛋白家族成员N端序列高度同源,表明它可能为1个新的C-型凝集素类似蛋白。
黄春洪吴杰连孔毅吴梧桐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尖吻蝮
一种简单快速的cDNA文库构建方法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以LDPCR(longdistancePCR)为基础的cDNA文库的快速构建方法。方法:以鲨鱼再生肝组织为材料获得总RNA,用偶联有Oligo(dT)的磁珠纯化mRNA后,利用含BamHⅠ酶切位点的Oligo(dT)16引物在逆转录酶MMLV的作用下合成cDNA第一链,进而利用末端转移酶在合成的cDNA第一链的3′末端引入polydC尾;以含BamHⅠ酶切位点的Oligo(dT)16和含HindⅢ酶切位点的Oligo(dG)10为引物,利用LDPCR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到经相同双酶切的pUC19载体后构建成cDNA文库,对文库的容量、重组率以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本方法构建的cDNA文库容量约为5.84×105个/μgdscDNA,重组率为96.7%;对随机提取的30个克隆质粒的插入序列进行分析,共获得25个不同的cDNA序列,且未见重复序列。结论:本法构建的cDNA质粒文库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构建的文库质量符合要求,可用于大规模的功能基因分析。
赵艳景胡亚楠王颖刘睿叶波平王旻吴梧桐
关键词:CDNA文库文库构建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200μg/kg r-sHSA均可显著降低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sHSA诱导TNF-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并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结论: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有关.
王颖赵艳景叶波平冯颖吴梧桐王旻
关键词:CCL4肝损伤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