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IFW12051)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杜文倩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华文化传播策略——以面向蒙古本土汉语教师的文化教学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汉语国际推广的历程,也是"文化中国"的世界化历程。它在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的基础上,以文化为内容和方式展开对话,提高中国软实力、构建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多元价值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培训、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是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笔者赴蒙进行本土汉语师资培训的实施与调研进行分析,就中华文化的内容设置、传播理念、模式探索等提出一系列传播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力求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培养欣赏、认同中国文化并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力量,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杜文倩
-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中华文化传播
- 论文学教学中的“中国形象”问题
- 2014年
- 作为隶属而又超越于文化范畴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一个富于时代前沿价值的问题,是文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国内现有的中文专业课程,多在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课程中,关注由西方文学的中国形象、非西方国家文学的"东方化"中国形象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而实际上,中国本土作家在文学创作与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与域外作家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参照、映射、对比、竞争的机制。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关注这一课题。
- 杜文倩
- 关键词:文学教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 论作家文学对民间童话的创造性传承与建构——以芥川龙之介的《桃太郎》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民间童话桃太郎在日本家喻户晓,为日本文学提供了一套经典的、稳定的叙事话语和价值体系。1924年,作家芥川龙之介借用这一题材创作了小说《桃太郎》,对主人公桃太郎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以及整个童话的结局都作了颠覆性改编。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文学与民间童话都得到极大提升和延伸,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多元的体系。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传承
- “鬼才”与“留仙”的跨时空际会——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聊斋情结
- 2013年
- 《聊斋志异》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远远不及同时代的其他中国古典作品,芥川龙之介是为数不多的关注这一作品的日本作家之一。从人生际遇、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悒郁意识四个层面,探究"鬼才"与"留仙"产生共鸣的根源。芥川吸收《聊斋志异》中的有益养分,以主题题材的直接借用和故事原型的浸润性化用两种方式,创作《酒虫》、《仙人》等经典作品,为自己的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