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44)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姜碧沩张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星周包层
  • 1篇谱特征
  • 1篇恒星
  • 1篇红外
  • 1篇PN
  • 1篇AGB

机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张可
  • 1篇姜碧沩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G...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演化晚期中小质量恒星星周包层的红外谱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星周包层中的分子与一般的星际尘埃成分相比,有机物的类型更丰富,无机物的种类也有所不同.研究星周包层中丰富多样的红外谱特征能够揭示尘埃的组成、丰度以及星周包层的物理化学状态.在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包层中的富碳、富氧以及同时具有富碳和富氧物质的混合环境中,红外谱特征以及它们的载体各有特色.富碳天体的光谱显现出有机物的系列特征,暗示了这个阶段星周包层中有着丰富的有机物形成;位于21和30μm的两个特征是还未得到证认的强发射特征,分别因为其稀少和强辐射能量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富氧天体中,最丰富的是在9.7和18μm出现的谱特征,一般归于无定形硅酸盐尘埃颗粒;红外空间天文台的发射导致了大约50条窄带特征的发现,它们被认为来自结晶硅酸盐颗粒镁橄榄石(Mg2SiO4)和顽辉石(MgSiO3).此外,在13,16.8,19.5和31.8μm出现了一系列似乎具有相关性的特征,也归于氧化物载体.还有少数天体同时具有富碳和富氧的光谱特征,比如,富碳源却含有硅酸盐特征,虽然有人提出双星模型作为可能的解释,但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张可姜碧沩
关键词:P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