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闽江学者奖励计划

作品数:78 被引量:414H指数:11
相关作者:孙志高陈冰冰胡星云何涛王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湿地
  • 18篇土壤
  • 13篇黄河
  • 12篇湿地土壤
  • 12篇黄河口
  • 9篇氮输入
  • 9篇互花米草
  • 9篇碱蓬
  • 7篇芦苇
  • 7篇
  • 6篇入侵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6篇纤维素
  • 5篇潮滩湿地
  • 5篇沉积物
  • 4篇生态风险
  • 4篇胁迫
  • 4篇芦苇湿地
  • 4篇赋存形态

机构

  • 4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州大学
  • 8篇路易斯安那州...
  • 4篇苏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鲁东大学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滨州学院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45篇孙志高
  • 25篇陈冰冰
  • 22篇胡星云
  • 13篇何涛
  • 12篇王华
  • 9篇李家兵
  • 9篇王杰
  • 9篇高会
  • 8篇黄六莲
  • 8篇陈礼辉
  • 8篇李晓
  • 8篇吴慧
  • 7篇张鹏飞
  • 7篇孙文广
  • 6篇洪若瑜
  • 6篇田莉萍
  • 4篇罗祖云
  • 4篇林新兴
  • 4篇徐涵
  • 3篇赖钟雄

传媒

  • 16篇生态学报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湿地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中国粉体技术
  • 3篇纤维素科学与...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森林与环境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体育科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江河口湿地土壤对痕量元素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pH值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20年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及二者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湿地土壤痕量元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湿地土壤对Cr^6+、Ni^2+和Cd^2+的吸附能力及其对Cr^6+和Ni^2+的最大缓冲容量均表现为短叶茳芏湿地低于交错带湿地和芦苇湿地;对Cu^2+和Zn^2+的吸附能力和最大缓冲容量在0~30 cm土层均以芦苇湿地较高,而在30~60 cm土层以短叶茳芏湿地较高.导致3种湿地土壤对痕量元素吸附能力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土壤颗粒组成和pH值的差异有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较好地拟合湿地土壤吸附Cr^6+、Ni^2+、Cu^2+、Zn^2+和Cd^2+的热力学过程(R^2≥0.82).3种湿地土壤中Cr^6+、Ni^2+、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且其解吸过程均存在滞后现象,说明吸附过程的作用力较解吸过程强.随着pH值的增加,3种湿地土壤对Cr^6+的吸附量均呈波动降低变化,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而Cr^6+、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对pH值变化的响应与之相反.研究显示,在未来闽江河口硫酸型酸沉降发生频次增加的情况下,相对于短叶茳芏湿地,芦苇湿地和交错带湿地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将大幅降低,而解吸量将有所增加,说明Ni^2+、Cu^2+、Zn^2+和Cd^2+将更易游离于这两种湿地的土壤孔隙水中,进而可能增加其对植物或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风险.
李晓孙志高李亚瑾陈冰冰胡星云胡星云何涛
关键词:痕量元素PH湿地
基于分解袋法的闽江河口芦苇和短叶茳芏枯落物的残留率和分解速率被引量:2
2019年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植物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2016年2月19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研究了不同群落中两种植物枯落物的残留率和分解速率。结果表明,芦苇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35.87%和28.67%,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7.00%和9.57%;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7 292 g/d和0.006 150g/d;芦苇+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3 243 g/d和0.002 607 g/d。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分解的更快;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的较慢。
李晓孙志高何涛高会王华王杰
一维导电掺锑氧化锡粉体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究一维导电掺锑氧化锡的制备条件,分别以SnCl_4·5H_2O和SbCl_3为Sn源和Sb源,以NaOH为沉淀剂,添加Na_2SiO_3·9H_2O和Na Cl作为烧结助剂制备掺锑氧化锡(ATO)纳米棒,研究前驱体反应条件对ATO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在硅酸铝纤维表面沉积ATO前驱体并高温焙烧制备导电纤维,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ATO沉积硅酸铝导电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_2SiO_3·9H_2O与Na Cl的协同作用下,高温焙烧后可制备形貌规则、晶型良好的ATO纳米棒;当焙烧温度为900℃时,导电纤维的导电性最佳。
陈雪峰洪若瑜王力通
关键词:掺锑氧化锡导电纤维导电性能
闽江河口不同淹水环境下典型湿地植物-土壤系统全硫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不同淹水环境下2条样带(A样带,远离主潮沟且退潮后无淹水;B样带,靠近主潮沟且退潮后有淹水)上的短叶茳芏、互花米草和扁穗沙草植被下的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植物-土壤系统全硫(T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淹水环境在导致B样带同种植被类型下的湿地表层土壤的TS含量低于A样带的同时,也增强了不同植被类型下湿地之间0—40cm土层TS含量的水平变异性以及相同类型湿地土壤TS含量的垂直变异性。尽管长期淹水环境降低了B样带3种植被根的TS含量和累积系数,但增加了其地上器官及立枯体的TS含量和累积系数,并提高了其地上器官的硫分配比。对比研究表明,闽江河口3种湿地土壤和植物的TS含量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其值远高于三江平原淡水沼泽湿地、向海盐沼湿地以及华北海河流域湿地,但略低于南方红树林湿地。研究发现,淹水条件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导致A、B 2条样带相同类型湿地土壤TS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淹水条件亦改变了湿地植物的硫分配格局,湿地植物可通过调整自身的硫吸收与累积状况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
何涛孙志高李家兵高会祝贺任鹏
关键词:全硫湿地
外源氮输入对生长季黄河口碱蓬-土壤系统磷分布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为研究氮负荷不断增强情况下黄河口湿地磷的生物循环状况,选择黄河入海口北部滨岸高潮滩的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N)输入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氮输入梯度[N0(对照处理),6.0 g/(m^2·a);N1(低氮处理),9.0 g/(m^2·a);N2(中氮处理),12.0 g/(m^2·a);N3(高氮处理),18.0 g/(m^2·a)]下生长季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w(TP)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源氮输入对湿地表层(0~10 cm)土壤中w(TP)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N2和N3处理下w(TP)整体高于N0和N1处理.不同氮处理下植物各器官的w(TP)生长初期表现为根>叶>茎,生长旺期和末期表现为叶>根>茎,说明叶是磷的主要累积器官.外源氮输入改变了碱蓬湿地的养分限制状况,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土壤和植物-土壤系统磷储量、氮供给的增幅远低于植物亚系统,说明氮、磷之间的养分供给存在不同步性.研究显示,在未来黄河口氮养分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极有可能通过加速磷的生物循环来缓解日益加剧的磷养分限制状况,进而使得氮、磷养分之间可能形成正反馈机制,而这将有利于维持湿地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俞琳莺孙志高孙文广胡星云陈冰冰
关键词:氮输入黄河口
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以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种子生长法、模板法和反相乳液法等制备方法为主线,综述制备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以所得微球的性能为考察重点,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与展望;提出通过硅酸钠等低成本硅原料取代硅酸酯制备高性能硅微球是未来研究重点;改变种子生长法中溶剂的种类、制备粒径更大的单分散微球并进行理论探究成为种子生长法的研究方向;采用模板法对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的微球孔结构进行重组完善,得到纯度较高、机械强度和比表面积较大的微米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进而用于高性能色谱柱的制备以及生物催化等领域,发展前景可观。
魏志权洪若瑜
关键词:二氧化硅
等离子体法制备导电炭黑的过程与装备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综述了热等离子体工艺与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制备炭黑的发展历程,认为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备导电炭黑具有转化率高、产物结构好等优势,但高温导致的设备负担,及电极损耗问题亟待解决;而低温等离子体制备导电炭黑亦有反应体系温度低,能耗下降等优势,但缺陷是转化率不高,积碳现象严重。这两种工艺虽有待完善,但各方面均胜于燃烧式工艺。等离子体法裂解甲烷不仅可以制备多种碳纳米材料,还能得到氢气、乙炔等珍贵的化工原料。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该工艺潜力巨大,有待大力发展。
王为旺黄云云徐瑛洪若瑜
关键词:等离子体导电炭黑甲烷
2015年7月末不同淹水条件下闽江河口沼泽土壤中有机碳和氮的分布被引量:6
2018年
在闽江河口鳝鱼滩,选择了不同淹水状况的两条采样带(采样带A,远离主潮沟且退潮后无淹水;采样带B,靠近主潮沟且退潮后有淹水),以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沼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和扁穗沙草(Cyperus compressus)沼泽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26日(小潮日),在采样带中的6个采样点,采集了0-60 cm深度的土样,测定土样的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样带A中的短叶茳芏沼泽、互花米草沼泽和扁穗莎草沼泽土壤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26.46±4.18)g/kg、(25.29±1.49)g/kg和(33.58±2.74)g/kg,采样带B中的短叶茳芏沼泽、互花米草沼泽和扁穗莎草沼泽土壤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63±3.43)g/kg、(13.01±1.48)g/kg和(13.56±0.82)g/kg,长期淹水环境使采样带B各群落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明显低于采样带A,分别低37.14%、48.57%和59.60%;与采样带A相比,长期淹水环境降低了采样带B中的短叶茳芏沼泽的土壤全氮含量及其垂直变异性,但增加了扁穗莎草沼泽土壤全氮含量及其垂直变异性,互花米草沼泽土壤全氮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受淹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采样带B各群落区0-10 cm深度土壤铵态氮含量较小,而在其它土壤深度的含量都高于采样带A;与之相反,互花米草沼泽和扁穗莎草沼泽0-10 cm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大,在其它深度的含量都低于采样带A。淹水条件是导致采样带A和B相同植物群落沼泽土壤碳、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王杰王杰孙志高李家兵何涛高会高会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沼泽淹水条件
福建省围填海进程及其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围填海是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人类活动,围填海虽然促进了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破坏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梳理了1949年至今的福建省围填海活动的进程,可以将福建省围填海活动进程划分为20世纪后50 a的粗放开发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逐步管控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福建省海岸线和滨海湿地、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水环境、地形地貌和沉积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消除或减少福建省围填海活动对近岸海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目标,从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优化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有序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围填海管控与生态修复的相应建议。
武慧慧孙志高王晓颖厉彦哲师自香
关键词:围填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生态修复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柔韧性和透气性。通过对纤维素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可实现纤维素表面超疏水化,从而扩大纤维素的应用范围。本文概述了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研究成果和现状,重点介绍了浸渍法、喷涂法、接枝聚合法、气相沉积法、水热法等方法在滤纸、棉纤维、微球等纤维素基材上构建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
巫龙辉卢生昌林新兴肖禾吴慧黄六莲陈礼辉
关键词:纤维素超疏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