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540024)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翁文姚碧霞陈友遵林文士曾庆乐更多>>
相关机构:漳州师范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4篇手性
  • 3篇手性拆分
  • 3篇手性识别
  • 3篇拆分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化学传感器
  • 1篇亚砜
  • 1篇衍生物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石英晶体
  • 1篇石英晶体微天...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参数
  • 1篇系列化合物
  • 1篇纤维素型
  • 1篇纤维素衍生物
  • 1篇相色谱

机构

  • 5篇漳州师范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翁文
  • 4篇姚碧霞
  • 3篇陈友遵
  • 2篇曾庆乐
  • 2篇林文士
  • 2篇熊雪珠
  • 1篇叶农钦
  • 1篇韩景立
  • 1篇陈秀琴
  • 1篇黄晓佳
  • 1篇尤秀丽
  • 1篇项华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学进展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拆分亚砜系列化合物被引量:8
2006年
在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Ch iralcel OD-H正相条件下对6个亚砜化合物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醇添加剂的含量、柱温等对保留及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与手性硫原子相连的苯环上含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拆分效果不理想,而苯甲亚砜、苯乙亚砜及对甲氧基苯甲亚砜得到了基线分离。当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2.5∶7.5,V/V),流速1.0 mL/m in,柱温25℃时,3个化合物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351、1.369和1.151,出峰时间在26 m in以内。利用热力学方法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翁文林文士熊雪珠姚碧霞曾庆乐
关键词:手性拆分手性识别亚砜纤维素衍生物
安息香及其类似物在苯基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
2006年
正相模式下研究了安息香、氢化安息香及α-苯乙醇在苯基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Ch irex 3001上的拆分,探讨了流动相组成及柱温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当流动相为正己烷∶1,2-二氯乙烷∶乙醇(体积比)=83.5∶15∶1.5,流速为1.0 mL/m in,柱温为25℃时,三者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04、1.11和1.02。此方法可用于氢化安息香等光学纯度的测定。
姚碧霞尤秀丽叶农钦熊雪珠翁文
关键词:手性拆分安息香苯乙醇
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机理的热力学方法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手性识别是分子识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机理研究有助于色谱条件的优化和新型手性固定相的设计,也有助于理解手性识别机制。本文就线性色谱与非线性色谱条件下手性拆分过程对应热力学参数的推求方法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相关热力学参数的涵义及其在色谱保留及手性拆分机理探讨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翁文姚碧霞陈秀琴陈友遵林文士曾庆乐
关键词: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手性识别热力学参数
手性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手性工程的崛起对简单、经济、快速、实时、在线的手性检测技术提出了挑战。手性传感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手性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手性质量化学传感器及手性光学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手性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翁文韩景立陈友遵黄晓佳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光学传感器手性识别
柠檬酸三戊酯的催化合成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无水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戊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当柠檬酸用量为3.84 g,正戊醇用量为8.67 mL,硫酸氢钠用量为0.05 g时,159℃下反应2 h,柠檬酸三戊酯收率可达97.1%。
翁文姚碧霞陈友遵项华
关键词:硫酸氢钠催化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