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5kj048zd)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文元马佳张汝芝夏明玉鲍永军更多>>
-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皮黑素细胞与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接触性共培养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表皮黑素细胞与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在接触性共培养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游离毛囊和包皮的表皮,分别获取纯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第3代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48h后以表皮黑素细胞: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为1∶2、1∶10和1∶20的比例接种黑素细胞。在1∶10接种体系中,加α-黑素细胞刺激素和烟酰胺,干预6d后,NKI/beteb单抗染色。结果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定植后接种黑素细胞,两种细胞均增殖迅速。以1∶10比例接种更能模拟生理状态。1∶20接种可清晰观察到黑素细胞树突与角质形成细胞的接触方式。1∶2接种可获大量黑素细胞。在单纯黑素细胞和共培养体系中,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黑素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树突明显增多、伸长,烟酰胺对单纯黑素细胞培养无影响,共培养状态下,黑素细胞树突收缩,黑素体聚集在胞体周围。结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与皮黑素细胞接触性共培养,适用于人色素系统的研究。
- 张汝芝朱文元马佳
- 关键词:黑素细胞角蛋白细胞
- 人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头发毛囊内无色素黑素细胞的表面结构。方法分离酶Ⅱ消化带毛囊的头皮,游离单个毛囊,以胰酶/EDTA消化之,获取细胞悬液,以添加黑素细胞生长物质的254 培养基重悬细胞,常规培养。传第3代后接种到内置云母片的6孔培养板中,细胞贴附到云母片上后,固定,原子力显微镜常温常压下,触摸式扫描。结果毛囊无色素性黑素细胞多呈梭形,有2个突起,少数有 3个树突。每个树突无明显的二级分枝,个别在树突侧缘有隆起。在一级树突的顶端可见丝状伪足。结论毛囊内无色素性黑素细胞形态不成熟,不能转运黑素颗粒到角质形成细胞,但它有黑素小体运动的物质基础——丝状伪足。
- 张汝芝朱文元鲍永军夏明玉马佳
- 关键词:毛囊黑素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