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8B01)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学军王晓燕董艳梅韩冰朱彩莲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变异链球菌荧光报告株与野生菌株生长能力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变异链球菌荧光报告株(UA140-mrfp)与野生菌株(UA140)生长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方法:测定报告株与野生菌株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量,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生物膜结构,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报告株与野生菌株的生长曲线可明显看出3个阶段,均是在0~2h为迟缓期,2~6h为对数生长期,6h以后为稳定期;同期各时间点报告株相比野生菌株A600值略低,但无明显差别。组间比较发现两菌株生物膜形成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生物膜结构相近,高倍镜下细菌形态无改变。结论:报告株与野生菌株生长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相近,可用报告株代替野生菌株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研究变异链球菌的生物膜结构。
- 王玮胡楠苏凌云倪龙兴
-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野生菌株生物膜
- 老年根面龋牙菌斑群落组成的多样性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老年人牙菌斑进行群落分析,以了解根面龋微生境构成的多样性。方法:提取25例不同龋敏感性老年人牙菌斑细菌DNA,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细菌遗传多样性。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不同组间细菌基因型数量做方差分析。结果:分布于根龋组牙菌斑内的细菌基因型比另外2组显著增多。冠龋组与无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根龋患者牙菌斑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冠龋患者及无龋者。
- 马善奋梁景平姜云涛朱彩莲
- 关键词:根面龋牙菌斑细菌群落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红色荧光定量分析法评价釉质早期龋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采用定量光导荧光(QLF)技术的红色荧光分析法检测釉质早期龋,并监测含氟牙膏促进早期龋再矿化的效果,评价该技术诊断早期龋的能力。方法选择有上颌前牙光滑面釉质早期龋的96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指导其在6个月的时间内使用含氟牙膏(氟离子质量分数为0.145%)刷牙。分析基线和6个月后的上颌前牙光滑面荧光图像,获得红色荧光变量(包括荧光面积Ar、平均荧光量△R、荧光总量R),将其与绿色荧光变量(包括荧光面积Aw、平均荧光损失量△F、荧光损失总量△Q)进行比较,并通过配对t检验评价使用含氟牙膏后龋损的变化情况。结果红色荧光变量Ar、△R、lgR与对应的绿色荧光变量Aw、△F、lg△Q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54、0.72(P<0.05),具有高度相关性。使用含氟牙膏6个月后,红色和绿色荧光变量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QLF技术的红色荧光分析法能够评价釉质早期龋的严重程度,并纵向监测病变,适用于评价龋损防治措施的效果。
- 尹伟冯岩胡德渝Roger P.EllwoodIain A.Pretty
- 关键词:绿色荧光早期龋
- 变异链球菌荧光报告株在树脂、玻璃离子表面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报告基因技术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研究变异链球菌荧光报告株(UA140-mrfp)在不同修复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能力,比较树脂与玻璃离子的抗菌性能,为研究双菌、多菌生物膜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打下基础,探索CLSM技术在研究生物膜领域中的优势。方法:制作(直径15mm,厚度0.5mm)大小相同的树脂片和玻璃离子片,在其表面形成单菌生物膜,用CLSM分别观察4h、8h、12h、24h生物膜生长情况,在不同位置用CLSM沿Z轴进行扫描,测量其厚度和组织结构。结果:CLSM观察结果显示在不同时段玻璃离子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量及其厚度均少于同一时间段树脂表面。结论:变异链球菌荧光报告株在玻璃离子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低于树脂表面。
- 王玮杨红苏凌云倪龙兴
-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报告基因共焦显微镜树脂玻璃离子生物膜
- 微孔滤膜诱导SD大鼠牙乳头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复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对SD大鼠牙乳头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诱导作用。方法:获取出生后4d的SD大鼠磨牙牙胚,体视显微镜下从牙胚中分离牙乳头,将牙乳头置于结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之上,体外培养7d或移植入SD大鼠肾被膜下2周,观察牙乳头细胞在微孔滤膜上的生长分化情况以及硬组织的生成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可见培养物位于牙乳头与微孔滤膜结合处细胞发生分化,DSP和DMP-1表达阳性;体内移植物形成了硬组织,镜下为厚度均匀的牙本质样矿化物。结论:结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能够诱导牙乳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并进一步分泌矿化基质,形成结构规则的矿化组织。
- 倪伟嘉李玉成张爽倪龙兴
- 关键词:牙乳头
- 鼻咽癌放疗后人群菌斑细菌含量与龋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人群菌斑总菌量及变形链球菌量与龋失补牙面数(DMFS)的相关关系,筛查鼻咽癌放疗后人群龋病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为样本人群,口腔检查其患龋情况。收集非龋光滑面牙菌斑,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菌斑总菌及变形链球菌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总菌量、变形链球菌量及变形链球菌占总菌量的百分比与DMFS的相关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后人群不同牙位的患龋率存在差异,菌斑总菌量、变形链球菌量及变形链球菌占总菌量的百分比与DMFS间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人群放射性龋存在好发牙位,菌斑细菌含量并非放射性龋的主要危险因素,推测放射性龋可能主要与细菌质的改变有关。
- 马惊雷李晓岚凌均棨麦海强
- 关键词:细菌含量龋病
- 光照模式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率和表面硬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光固化模式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率和表面硬度的影响,探讨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研究使用填料含量为76%(质量分数)的混合填料复合树脂,选择3种光固化模式固化树脂,分别为高光强模式、低光强模式和软启动模式,每种光固化模式分别固化树脂10 s和20 s。制备树脂聚合收缩样本和表面硬度样本,使用Acuvol聚合收缩仪测定树脂的聚合收缩率(n=7),显微硬度仪测定树脂的表面硬度(n=5)。结果:高光强、低光强、软启动3种光固化模式固化树脂后聚合收缩率分别为2.95%±0.08%/3.06%±0.03%(10 s/20 s)、2.98%±0.12%/3.05%±0.13%(10 s/20 s)、3.03%±0.05%/3.11%±0.07%(10 s/20 s),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硬度分别为:(36.82±4.45)MPa/(47.58±3.16)MPa(10 s/20 s)、(32.30±1.33)MPa/(41.60±1.83)MPa(10 s/20 s)、(34.56±1.38)MPa/(44.62±2.13)MPa(10 s/20 s),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向低依次为:高光强模式>软启动模式>低光强模式。光固化输出能量与复合树脂固化后聚合收缩率呈低度正相关(r=-0.363,P=0.018),其与复合树脂固化后表面硬度呈高度正相关(r=-0.890,P<0.001)。结论:高光强模式有利于提高修复体的物理性能;应用软启动模式或低光强模式固化树脂时,应适当延长固化时间以增加光输出能量,使树脂固化后的物理性能不受影响。
- 韩冰董艳梅王晓燕高学军
- 关键词:复合树脂